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6月1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佛祖拈花笑 迦葉解心語 華首存法寶 雞足天下靈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6-11]
放大圖片

本報駐雲南記者 和向紅、羅斯、王晉、孔蓮芝

 春夏秋冬,歲歲年年。在千餘年的時光隧道中,雞足山如同一塊碧綠的玉佛石,其間迦葉入定處的華首門,虛雲和尚傳戒時留下的足跡……映著佛光,在東南亞佛教諸國的信徒心中傳遞這千百年來一成不變的信仰;百年風雨,質樸為本。自1906年,虛雲和尚赴雞足山改建十方叢林起,其間徐霞客經艱辛長途跋涉,將背負了一年多的靜聞和尚遺骨埋葬,將後者用心血抄寫的法華經送到了藏經樓……祝聖寺如同一個師傳徒、徒傳有緣人的飯缽,無華麗堂皇,卻意味著一種樸實的傳承精神。

 碧綠雞足山,古樸祝聖寺,共同鑄就了這座中國佛教明山「腳印覆蓋著腳印,袈裟連接著袈裟」的傳奇故事。

心中的信仰之緣

 相傳在周孝王十四年,就有皈依佛教的婆羅門僧人,與波斯商人結伴同行,來洱海地區傳教。之後,玄奘《大唐西域記》載:「迦葉承佛旨住持正法,結集至盡二十年,將入定滅,乃往雞足山」。

 這段文字說:迦葉奉釋迦牟尼佛旨意,住持正法,結集至盡20年,為傳播佛法整理經文,知道自己寂滅入定,就到雞足山來,攜舍利佛牙,捧金襴袈裟,守衣入定華首門,待彌勒下世。

 有楹聯指:

 拈花一笑,衣缽繼承;

 守衣入定,待佛下生。

 這正是雞足山在千萬居士、香客心中千百年來一成不變信仰之緣,也是東南亞佛教諸國朝聖的主要原因之一。

鮮為人知的朝山求度聖地

 明代高僧擔當寫詩吟詠雞足山:「攜帶叩石欲尋門,天下名山此獨尊。」

 為何「此獨尊」?上古時代,雞足山成為大勢至菩薩養真修煉的古道場。宏純上人在雞足山中說過:「人們朝拜普陀山琉璃界,是為了求觀音大悲,排憂解難。人們朝拜九華山幽界,是為了求地藏王引度自己在地獄中的親友。人們朝拜五台山金色界,是向大智文殊求開智慧。人們朝拜峨眉山銀色界,是向大行普賢求修行修煉方法。但是,很多人不了解,總度師大威大勢至,鮮為人知的第五大道場,雞足山光明界,是朝山求度的聖地。對此,海外朝山者,東南亞地區的信眾卻瞭如指掌。每年,都有大批海外的朝山客湧向雞足山,朝聖求度。」

 記者日前在祝聖寺門口碰到一導遊,他對3年前一台灣香客赴雞足山禮佛的過程至今記憶猶新。「那是一家6口,長者已過70歲,幼童不過七八歲,攜手自大理買了1600條魚和泥鰍,徒步自山腳而上,沿途放生,步步禮佛。僅上山便用了整整3天時間,其心誠甚至感動了許多隨行的遊客。」

 此即為雞足山「此獨尊」之意。雞足山經歷了周、秦、漢、隋、唐、宋、元、明、清、民國,距今已跨越數千年歷史。

虛雲祝聖寺除陋習著僧衣開講堂

 1906年,佛教禪宗祖師虛雲和尚受大覺寺道成長老之邀主持缽盂庵,改建十方叢林。同年,虛雲入京請領清宮內務府所刊的藏經《龍藏》,光緒皇帝當即下諭敕名原迎祥寺更名為「護國祝聖禪寺」,並欽賜鑾駕半副。祝聖寺由此得名並成皇家寺院而聞名海內外。

 虛雲和尚,一生曾數上雞足山,造就了雞足山佛教現代發展的殊勝因緣。光緒三十年前後(1904),虛雲來到佛教聖地雞足山,住進了早已無人居住的迎祥寺。經簡單地修繕後,虛雲和尚開始整肅佛規、破除陋習、著僧衣、開講堂。雞足山佛教在現代的發展,從此初具規模。

 聽祝聖禪寺住持宏盛講解寺院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綠樹,每一座殿堂,每一尊佛像與虛雲的淵源,你會發現這佔地1.335萬平方米的名寺古剎的點點滴滴遺跡,無時不在講述著虛雲和尚在雲南雞足山復興迦葉道場,重振西南佛教的弘法經歷。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