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6月1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羅源灣 風生水起築臨港工業新高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6-11]
放大圖片

 ■褔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袁榮祥(中)在福州市副市長、羅源縣委書記徐鐵駿(右二)、羅源縣長吳聰先(左二)陪同下視察羅源灣建設。

文:本報海峽西岸新聞中心記者林蓉、李東波 圖:羅源縣新聞中心

 羅源縣在今年「5.18」海交會上共簽約內外資項目16項,總投資38億元,同比去年增長34%。其中外資項目15項,協議外資7320萬美元,同比增長32.6%,其中合同項目13項,合同外資6520萬美元,比增50.9%。這組數字顯示了羅源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方面的極大活力。

 2006年,福建省政府下發的《福建省「十一五」臨港重化工業發展及空間佈局專項規劃》,將羅源灣納入臨港重化工業六大基地之一,提出要依托羅源灣20萬∼30萬噸級深水岸線資源,重點佈局能源、冶金工業,延伸發展機械加工及船舶修造業等臨港工業,促進產業集聚,形成環羅源灣的化工、冶金、建材、能源、船舶修造、輕工食品、機械製造等七大支柱產業基地。正是這些戰略部署,以更高的站位、更遠的眼光為羅源灣全面開發建設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福州北翼進入跨越式發展

 羅源縣領導告訴記者,當地以「港口興縣、工業強縣」和項目帶動為戰略,以臨港工業集聚區建設為突破口,充分發揮港口帶動產業的效應,以鋼鐵冶金、建築材料、電力能源、船舶修造等為主導的臨港產業集群正在羅源灣北岸崛起。福州的「北翼」正以高起點、高標準的開發建設水平,超常規、跨越式的發展速度,主動融入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偉大實踐中。預期至2010年,羅源縣臨港工業經濟產值將突破600億,屆時,羅源灣將成為福州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今年前4月,羅源承接去年高速增長態勢,全縣工業經濟總產值達24.6040億元,比增15.0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到14.8280億元,比增22.86%,增幅位於福州市各縣區前列,實現了「開門紅」。而2006年,羅源縣不僅取得工業總產值增幅列福州八縣(市)首位,也首次實現國稅、地稅雙過億。

 這些成績得益於羅源臨港經濟優勢的突顯,也得益於羅源縣站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戰略高度,加快培育壯大臨港產業的系列舉措。據了解,投資2.6億元於2005年9月建成投產的獅岐3萬噸級多用途碼頭自運營以來,已靠泊內外貿船舶213艘次,完成貨物吞吐量175萬噸,創下全國碼頭建設中投產當年贏利的先例。總投資10.32億元的碧里作業區4#、5#2個5萬噸級碼頭,將分別於今年下半年建成投產;總投資16億元的將軍帽15萬噸級(兼靠30萬噸)散貨碼頭也已動建,計劃於2008年底前建成投產。

海西樞紐大港雛形顯現

 隨著這些總投資超百億元的5-30萬噸級碼頭於羅源灣北岸一線鋪開,至2010年,該港區的年貨物吞吐能力將達到5000萬噸,羅源灣也就理所當然的成為海峽西岸樞紐大港,將會更好地服務羅源、服務福州、服務福建、甚至服務全國。

 在港口建設的帶動下,總投資超億美元的億鑫項目、德勝鎳業、宇星彩板、BOPP、華東船廠、田豐機械、鴻博精密棉紡等14個大型項目相繼落戶羅源,再加上即將動工建設的羅源灣火電廠、30萬噸聚酯丙烯項目和吉壁深水網箱養殖基地等項目,共同推動羅源灣臨港經濟的蓬勃發展,並將縣域經濟引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