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6月1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用者自負 產者有責 向固體廢物說「再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6-11]
放大圖片

文:李卓賢

 有評論指在本月底特區政府「換班」前,政府會加快完成購物膠袋環保費的立法工作。其實,這次立法只是處理本港固體廢物問題的前奏,例如發泡膠飯盒、包裝發泡膠等。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曾在公開場合指出,全港小學在06年已消耗了82,000個飯盒,其中42%是即棄飯盒,但全港只有一個發泡膠飯盒回收商,只能處理約17%即棄飯盒。

 另外,香港三個策略性堆填區將於不足十年內被填滿,所以有關生產者責任的立法落實與否將更為重要。在早前由地球之友舉辦的「如何從發泡膠包裝體現生產者責任」研討會上,專家與研究者從各自的角度,分享在港可行的生產者處理此類固體廢物的經驗。

 據2006年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在香港每日生產9,279公噸的都市廢物中,有1,900公噸是包裝廢物,但本港沒有完善的發泡膠回收系統,所以廢物只會愈來愈多,有增無減,加上本港沒有制定生產者處理廢物的機制,政府需花費大量資源「執手尾」。

 立法管制多種廢料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范偉明指出:「環保署在05年推出《都市固體廢物管理政策大綱》,在11個大方向中,其中一個就是產品責任制。生產者製造廢物後,往往把問題留給政府處理,這情況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在這個大綱中,當局計劃把實質的都市固體廢物減少1%,回收率提升至45%到50%的水平,堆填只佔20%。但一年已屆,香港的廢物不降反升,只有回收率達致預期效果,實行生產者責任制,似乎勢在必行。

 「消費是香港人生活的一大部分。但大家有沒有花一點時間,想想環境責任這個問題呢?」

 范偉明又指出,推行生產者責任制,是透過立法手段把環境責任交回製造商、分銷商及零售商,令他們在設計產品時,多考慮減少污染、循環再用等問題;購買者及用者,也會分擔環境責任。

 現時,除購物膠袋以外,將會管制的物品,包括電器及電子設備、汽車輪胎、包裝物料、飲品容器及充電池,前三者原定會在今年內立法,後三者作為第二類產品,原定在08至09年立法。

 企業回收重視環保

 作為生產者,面對社會減少固體廢物的訴求日漸增加,會怎樣平衡回應社會訴求及維持自己的業務?理光(香港)很早便意識到生產者責任事宜,對回收包裝文儀器材有著豐富的經驗。

 該公司的高級經理盧福洪指出,他們早在2001年,已把公眾關注列為政策考量因素,又推行一些支持環保的措施,包括設立環保的管理系統,與地球之友等環保團體合作;嘗試與工廠分享環保生產經驗,改善生產技術和產品;提倡環保教育,把環保意識推廣至社會層面;舉辦社區環保活動;為社區提供回收服務,加強用戶的環保意識。

 「現時市面上,約有十萬部理光的機器,需要定期維修及更換零件。我們要求前線的員工,把拆出的零件拿回公司作資源修復(resource recovery),把原件拆解或更新,循環使用炭粉盒和膠樽。」

 「不知為何,香港很多公司對回收方面,沒有很強的意識,所以我們的車隊在街外回收固體廢物時,也順道把其他可用的物件一併收回來。」

 根據資料,理光(香港)剛在本年獲得「盛世環保企業獎2007」,而日本總公司更被列入由加拿大《Corporate Knights》雜誌評選的「全球可持續性企業百強」。盧福洪卻指出,他們的回收物料成效並不理想,炭粉盒只有45%,膠樽更只有15%,反映了使用者更需要自覺去配合生產者的計劃。

 盧福洪亦指出,香港經濟發達,影印機的更替較快。以往影印機可用上十年八載,但現在2、3年左右要換新機。理光所做的,只有把過時的機器回收作資源修復,或者送到有需要的地區或國家。當理光方面奉行簡約包裝的工作方針時,客人卻比較喜歡經過包裝的影印機,因此他們與地球之友合作,裝置發泡膠壓縮機,以便把包裝廢料分類和運送至不同的回收中心。

 同心合力消滅膠牆

 除了立法和生產商的自律外,在生產與消費過程的每個人,可以做甚麼去減少發泡膠廢物呢?香港地球之友總幹事劉祉鋒指出:「港人往往拿到發泡膠包裝以後隨手丟棄,沒有想過回收。面對街上EPS Wall(Expanded Polystyrene Wall, 包裝發泡膠牆)的問題,港府每年要花上102億元處理包裝廢物,如果能減少棄置這些物料,把納稅人的錢用在其他方面,將是一筆可觀的資源。」

 「政府應加強社區回收系統,除增加回收箱以外,可增加收集站。以地球之友為例,我們曾和食環署合作,組織8個收集站,每日回收約300公斤發泡膠廢料。」

 他最後指出,隨著生產者責任制的立法,很多行業和市民處理廢物的習慣將會改變,如果香港業界早點洞悉趨勢及準備改變,應可減少開支和易於適應。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視野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