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美國及蘇聯隨即展開一場外交戰—冷戰,雙方的對峙到1991年蘇聯解體後才終結。十多年後的今天,美國由於計劃在歐洲部署導彈防禦系統,與俄羅斯爆發言語衝突,「新冷戰」似乎一觸即發。但分析認為,這只是歐、美、俄之間的利益衝突戰,而非冷戰期間的意識形態之爭。
近年東西方陣營的衝突可謂越演越烈,美國總統布什早前宣布,計劃於東歐國家波蘭及捷克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將導彈雷達及10枚反彈道導彈部署於俄羅斯的門檻,俄國認定這是「軍事圍牆」,總統普京亦不甘示弱,強烈反對美方行動外,更聲言會「將國內導彈系統瞄準歐洲」作為報復。
專家:衝突難短期化解
縱然布什繼續視普京為「我的朋友」,並表示「俄方不是敵人,亦不是威脅」,但美俄的言語交鋒,難免令外界回想冷戰時代,甚至有媒體以「新冷戰」形容美俄近期局面,但法國國際問題專家埃斯布爾認為「這不是一場冷戰」。
曾擔任《法國戰略基金會》前會長的資深研究員埃斯布爾,在歐美國際關係研究上擁有極高知名度。埃斯布爾不認同外界的「新冷戰」論,他表示:「冷戰建基於意識形態,但今天的歐、美、俄又重回強權利益衝突的局面。」埃斯布爾指,剛結束的八國集團(G8)峰會的真正主題,其實是俄國跟歐洲及美國之間的複雜關係,如何重新定位。
埃斯布爾稱,俄國與歐美的關係日益複雜,甚至是急劇惡化,不僅是反導彈系統之爭,而是日積月累而來的問題。即使冷戰結束,美俄雙方歷年來爭拗不斷,近期俄方不滿美方支持科索沃爭取獨立;美方則期望俄國向伊朗施壓,阻止對方發展核武,可見歐美與俄國的衝突並非一朝一夕能化解。
法德俄關係待重新定位
由伊拉克戰爭而形成的法、德、俄軸心,已因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及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先後離任,而變成「歷史名詞」。早前在歐盟與俄國的峰會上,德國現任總理默克爾與普京口角絕非偶然。俄方直指歐盟利用各種藉口壓制俄羅斯,並蓄意傷害俄羅斯的民族尊嚴,在愛沙尼亞紀念碑等問題上,更是嚴重侵犯俄國利益。
國際戰略研究中心歐洲研究總監瑟法蒂表示,現時美俄之間的衝突仍未到達「冷戰」水平,但「兩國衝突顯示,俄羅斯相信自己已走出1990年代初期的時艱,並且逐步重拾歐洲以及全球的影響力。」回應布什向俄國發出的在反導系統上的「合作」邀請,普京在G8峰會提出願與美國共用阿塞拜疆的雷達站,把球拋回給布什,繼續與美國「角力」。
美俄日後的關係走向如何﹖分析員稱,還看兩國下任總統如何處理。雖然布什在歐洲導彈防禦系統上野心勃勃,但一切有待其接任人作決定。 ■本報駐巴黎特約記者鄭若麟/綜合外電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