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6月2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歐盟還能點燃發動機之火嗎?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6-27]

鄭若麟 資深傳媒人

 歷史有時會被一個微不足道的「細節」而改變方向,歐盟憲法草案風波再次證明了這一點。今天的歐洲正在深刻地體驗這一「傷痕」之深、之痛,特別是率先對歐盟憲法說「不」的法國人……歐盟走到今天,已經在世人面前展現出了「衰老」的模樣。

「歐憲簡化版」被「親美派」國家回絕

 昨天和今天在布魯塞爾召開的歐盟首腦會議如往常一樣,在危機聲中戰戰兢兢地蹣跚而行。法國新任總統薩科齊作為上任後的「第一把火」推出的「歐盟憲法簡化版」,雖然得到了德國等大多數歐盟國家的支持,卻在華沙和倫敦遇到頑強抵抗。更令法國人有苦說不出的是,2005年5月22日55%的法國人對歐盟憲法草案公投說了「不」字之後,反對派所謂的「B」方案事實證明是不存在的;而他們本來所拒絕的草案中不夠「社會化」的部分(即在草案中加入更多的社會保障條款),不僅乾脆被從簡化版中一筆勾消(因為在法國人看來不夠「社會化」的部分,在英國人看來則是不夠「自由化」,因而英國絕不會接受比目前憲法更「社會化」的任何版本),更何況法國人本來期盼的部分,如增設主管歐盟外交事務的外交部長,也被即將下台的「跛腳首相」貝理雅所一口回絕。

 本來,如果法國和歐盟其他國家都贊成的話,英國獨自一家是無力抗衡的。但現在法國在自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之後,又推出一個簡化版,恰好給本來就是勉強、被迫接納了該草案的英國一個強有力的回絕借口。再加上波蘭也在背後捅刀,將本來已經不再成問題的「雙重多數原則」重新擺到桌面上,更是使薩科齊的「簡化版」雪上加霜。令人倍感蹊蹺的,當然是反對聲來自兩個「親美派」國家,一個是華盛頓的「特殊盟友」,另一個是「新歐洲」的代表,使人無法不「聯想翩翩」……

 應該說,將歐盟憲法草案付諸全民公投,顯然是希拉克作為一個歐洲政治家所犯下的一個戰略性錯誤。但同時也應該看到的是,法國政治家們的「投機」,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特別是社會黨內部的「法比尤斯派」利用歐憲公投之機,卻突然轉向,借「反歐憲」來打擊當時的右翼總統希拉克和社會黨內部支持歐憲的政治同僚,以達到一箭雙鵰的目的。當時法國的形勢甚為微妙,左右翼對歐憲草案的支持度稍高於反對意見。然而法比尤斯從「個人野心」出發,在社會黨已經全黨通過決議支持歐憲草案公投後,突然發難,提出反對,大大削弱了當時黨內的其他「大象」(即黨內元老),提高了自己的聲望,但法比尤斯的陣前反戈對歐憲草案造成了致命打擊,結果使整個歐盟都受傷慘重。

 歷史就是這樣被「修正」了發展方向。

法國對歐憲的否決自損威信

 如果完全按民主體制理論出發,根據法國公民投票的結果,既然高達55%的人反對,那麼法國應該退出目前的歐盟憲法才是;然而這一結果事實上對法國政治家約束力有限。薩科齊上台後立即提出一個簡化版方案;並承諾歐盟各國,將不會再把簡化版付諸公投,而是交付給薩科齊擁有絕對多數的國民議會投票通過。這樣就能繞過法國公投反對的歐憲而重啟歐盟建設。

 然而英國和波蘭的反對,使薩科齊無法輕易達到這一目的。儘管過去歐盟內部談判總是要爭議到最後一分鐘才會彼此妥協,這一次也不排除這一可能;但與過去不同的是,這次歐盟內部的分歧卻已經達到了「傷了感情」的程度。一方面,簡化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有利於英國,但貝理雅在下台在即時卻一點也不給法國新總統面子;另一方面,薩科齊在此次歐盟會之前特意屈尊前往華沙,與波蘭雙胞胎總統和總理進行了事先磋商;事後又專門為波蘭提出了一個修正方案,在保留雙重多數制的前提下,加強波蘭的「少數否決權」;但「新歐洲」的「領袖」卻根本不買賬,使得薩科齊對波蘭總理的「頑固」極為「憤怒」。但憤怒並不能當王牌出。法國自己對歐憲的否決,已經大大打擊了法國自己的威信和發言權。歐盟走到今天,法德「火車頭作用」已成明日黃花。

 可以預見,即使最後英國和波蘭做出了妥協而使27國達成協議,歐盟內部的裂痕已經很深。對於法國新總統來說,這把火如果燒不起來的話,將同樣是一個重要挫折。但更嚴重的是,看來這把火即使燒起來,很有可能也只是一種「焰火」:好看,但卻不一定能夠形成足以使歐盟重新點燃發動機的火苗……(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