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涵蓋的內容十分廣泛,簡言之是有關生與死。生、死,看似兩個簡單的字,但自古以來都是人類思考的重大課題。對於生命的看法,不同人有不同的演繹。而由生至死的歷程就是生命的過程,生命教育就是關於我們如何看待、經歷及演繹生命的過程。因此,只有對生命尊重,對生命積極,對生命有正面看法的人才能給予學生正面的生命引導,因為教授生命教育的人往往就是一個生命教育活動的示範。
在駐校工作中,筆者會向學生提供不同類型的生命教育,包括正規及不正規的形式,其可愛之處在於其多變及有彈性,重要的是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筆者一方面引導學生思考,另一方面學生的回應又會給予筆者線索,窺探出他們對生命的看法。這些發現往往加深筆者對他們的認識,也給予筆者對生命的體會及反思,鼓勵筆者進一步引導學生作正面的生命教育。
年輕一代只顧及時行樂
近期令筆者較為深刻的體會是年輕人對生活的看法。在接觸的個案中,有不少是學習動機較弱的學生,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知道「世界難撈」,他們清楚明白以低學歷賺錢生活是不容易的,也知道不讀書的後果對他們的前途有何影響。他們既不想外出工作,也不喜歡讀書,但會繼續上學,勉強升班,他們甚至會繼續報讀一些興趣不大的課程,目的只是延長學生的身份,及時行樂。曾問到一位學生對將來的計劃時,他表示期望父母會繼續供養他,當進一步詢問他,若父母再不能照顧他時,他會如何?他反問如何才合資格申領綜援,因為他自知賺錢不多,但不想辛苦做工……筆者聽到這個回應,不期然心寒起來,我們社會的未來主人翁竟會抱有這種想法?從這位學生身上,看不見年輕人應有的活力光彩,若他的父母聽到兒子有這種想法,他們的感受如何呢?
年輕人為何會有這種想法,筆者不在此作詳細的分析。筆者覺得現在的年輕人太幸福了,他們得到太多的保護而不自知,遇到困難時,都交由身邊人處理,面對自己的事反而有一種隔岸觀火的感覺,當沒人能幫他們時,他們脆弱得很,可能是平日缺乏解難的機會,不懂得處理問題。
透過艱苦訓練 引導反思生命
現時,筆者進行生命教育時會鼓勵學生多思考,分享自己的經驗,及早引導他們作生活規劃,目的是盡早喚醒他們為自己的生命負上責任。此外,筆者亦會鼓勵他們參與歷奇訓練、義工服務等,透過艱苦的解難訓練及服務他人的經驗,引導他們反思自己對生命的看法,為人生作計劃。因為我深信只有肯為自己生命負責任的人,才能夠活出生命的意義。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學校社工 林姑娘
如對此文有任何查詢,請電郵至 ssw@elchk.org.hk 與該會社工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