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8月4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粵港排污交易 零進展港失機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8-04]
放大圖片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陳悅廣州3日電】為改善粵港大氣治理而創立的《珠江三角洲火力發電廠排污交易試驗計劃》(《試驗計劃》)﹐今年2月份簽署半年來並無任何實質性進展。知情人士分析,廣東目前節能減排如火如荼,有相當足夠的減排配額可供交易,但香港「兩電」始終未妥協於港府游說,與粵方電廠洽談交易事宜亦缺乏積極性,可謂「廣東萬事俱備,只欠香港東風」。

 另一方面﹐本報獲悉,廣東電力領域正形成一個容量可觀的排污交易市場,備受有戰略眼光的外國機構青睞,尤以受制減排壓力巨大的歐盟各國及日本的機構企業最為熱切,他們來廣東物色優質的排污交易對象及機會,同是在這半年間,已多番與廣東出讓方達成意向或合同。

廣東排污權 先到先得

 知情人士形容﹐目前的態勢為《試驗計劃》的實施帶來新變數。雖然海外機構主要著眼的交易標的為二氧化碳,而《試驗計劃》主要交易標的則為二氧化硫,但並未代表港方擁有充裕的「談判時間」來介入二氧化硫交易市場,很可能會失掉先機,廣東優質的排污權資源很可能在「先到先得」或「價高者得」的原則下,提早大肆流向國際機構;另一方面是,正致力節能減排的廣東由於得到外力協助得以突破僵局,而有可能出現政策新轉變,原本寄望甚大的《試驗計劃》或淪為次選或雞肋。即使屆時本港受讓方回心轉意,亦恐遭遇「後下手遭殃」的惡果。

 粵環保局副局長陳光榮曾向此間媒體披露稱,今年5月廣東省環保局與香港環保署已組織過排污權交易推薦會,來推動兩地企業進行交易,香港方面主要是「兩電」公司,廣東方面主要是粵電集團。但政府卻不能強行「拉郎配」完成交易,主要還是看雙方自願。

 據了解,雖然《試驗計劃》由香港方面主動提出,但在落實過程中,目前廣東省跑在了前面。陳光榮表示過,「廣東省要如期實現計劃並不難」。粵電集團亦一直傳來積極態度,截止2006年年底,集團所屬火電廠共有15台、608萬千瓦現役燃煤機組脫硫裝置建成投運,其中集團所屬珠三角地區現役燃煤火電機組脫硫任務已全部完成,可年削減二氧化硫約13萬噸;2010年之前集團則將總計耗資55億元人民幣,完成屬下所有現役機組的脫硫工程,屆時每年將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約23萬噸。

東京電力擬購減排指標

 粵電人士對本報稱,鑒於排污交易逐漸成為國際流行,尋求港方交易顯然並非唯一選擇了。該人士雖未肯透露粵港排污交易進展如何,但形容「在私下做緊接觸,並無可以公開的進展或好消息」。而據有關方面披露,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早在年初與粵電旗下的石碑山風能公司簽署意向書,提出購買其2012年以前每年17萬噸的二氧化碳減排指標。顯然,「近水樓台」的港方卻未能「先得月」。

 此外,珠江天然氣電廠目前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47萬噸,他透露目前荷蘭某公司對購買其二氧化碳減排指標最感興趣,國家發改委對此已批覆,估計即將成事。

政府行政效率受考驗

 粵港在排污交易上同打「市場」牌,但兩地執行排污交易進程可謂大相徑庭。對此,陳光榮曾有過一番一針見血的分析:一是特區政府體制並不如內地政府具有更強的行政效率,在游說相關企業方面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或成本;二是由於香港電廠主體比較單一(只有兩家),很難實現一個排污權交易的自由市場。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