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8月5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Edge of Hong Kong 迷人香港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8-05]
放大圖片

 ■周俊輝:《旺角黑夜——「怎麼那麼多人」》 (由Edge Gallery提供)

文:梁展峰

 近年中國當代藝術買賣熾熱,內地有新畫廊陸續開幕可以理解。不過,香港近來亦有畫廊開張,是跟隨這個「中國熱」還是本地的「創意產業」口號?是一時之潮流還是可以持續發展?還有待時間檢驗。不過「本土出發」是明顯的近來趨勢。那邊近年有本土自發的藝術工作室社群,這邊就有由本土建築師和室內設計師開設新畫廊如UMA G 和 YY9 Gallery,還主力推介本地藝術家作品。這次不一建築公司在自己公司辦公室前開設同名畫廊「不一藝術」,由即日起至8月30日,以六位本地男藝術家的攝影、雕塑及繪畫作品作為開業首個展覽。

 其中朱德華的攝影作品和李國泉的繪畫都以鮮明的城市景象作創作主題。李國泉的油畫以極之悅目的色彩將櫥窗下的流行公仔繪畫下來,以漂亮流麗的用色表現大都會消費主義下的時代精神,像Jeff Koon作品般體現現代社會的世俗美學。另一邊的朱德華,近幾年發表的攝影作品在主題上煥然一新,略有德國攝影家Bernd Becher派系的風格。是次展出的作品以高爾夫球練習場、沙田賽馬場(觀眾席、跑道及電子告示板)作為主題,鏡頭下的繪畫式構圖猶如Andreas Gursky和Candida Hofer的作品風格,但又捉緊這些場景的象徵意義。高爾夫球是香港中產人士的新興健康運動,賽馬活動更是香港勞工階層的重要娛樂,它們既代表著這個城市當下不同階層的生活文化,亦同時暗示香港城市人追求刺激而又重視健康的品味、有效率而又重享受的生活步伐。不過另一作品《Parade Ⅲ》,以世貿峰會時韓國農民走過的港灣道作背景,以數碼技術將自己步行的影像大量複製到背景上,製成一幅猶如「七一『自己人』遊行」的數碼相片。作者步行的重複影像雖是生硬的刻意經營,卻令相片構成深刻的寓意。作品流露專業攝影技術的冷(靜),亦不失朱德華關注社會的熱(情)。

 攝影作品雖在近年國內與歐洲畫廊同時流行,但具象繪畫永遠是收藏家的「必買品」。周俊輝近年以電影片段作畫,這次他展出的作品就是繪畫不同年代的電影中的香港城市一隅,包括70年代的半島酒店、飛機下的九龍城以及旺角街道。從前香港的行貨畫和外銷畫都以維港或香港沿岸景色表現香港美景,再加一艘帆船,就是普羅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之珠」。不過時移世易,今天不少外國人都是從電影認識香港以及世界各國的景色,香港電影更是建造西方人眼中的「香港」的根據。周俊輝繪畫電影中的「香港」,正好為筆者提供一份既親切又疑惑的觀賞快感。他的畫作總會畫上片段中的中英文對白,每每提醒了筆者:這只是電影中的「香港」,還是「真實」的「香港」?電影導演選擇香港一隅作背景,周俊輝又在這些電影中選擇其中一幕的香港景象「再現」香港,各自借他人的「香港」表現自己的「香港」,電影中的香港依然美好,但畫作卻凸顯後現代藝術下闡釋作品的重要性──我們有無數的新舊「香港」可供選擇,「真實」的香港因而顯得含糊不清,退居幕後。藝術家正在提醒我們:我們如何了解和表現香港?

 展覽雖名為「Edge of Hong Kong」,卻未算是香港藝術中很「edging」(前衛)的一類,不過各自作品都明顯表現了香港城市生活的特質和景象。香港的城市景觀,依然最為迷人。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