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8月1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娛樂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戲曲視窗:與中小學合作培訓生力軍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8-14]

文:葉世雄

 從前五、六歲的小孩被送到戲班跟師傅學戲,天未光便跟師兄姐練功,日間做雜役的工作,運氣好的,服侍師傅練唱、講戲、排戲,從旁偷偷師,晚上遇劇團有演出,便得在後台等待差遣。從現代教育角度看,小孩子接受沒有系統的訓練,浪費很多寶貴的時間。

 04年,我被推選為粵劇諮詢委員會承傳小組召集人,曾拜訪前香港演藝學院戲曲課程導師劉洵、名伶阮兆輝和梁漢威,徵詢他們對粵劇承傳工作的看法。他們不約而同,都認為學戲最好從五、六歲開始,肢體鍛煉事半功倍。現時,香港學戲的人,多在十七、八歲以後,體型骨骼已成熟,練習把子功、氈子功的動作,就往往受到身體條件的限制。香港城市大學鄭培凱教授和我曾受香港的藝術發展局邀請擔任「八和粵劇學院課程」藝評員。我們發現就讀課程學生絕大部分為成年人,鄭教授認為學員在工餘還努力學習粵劇,精神可嘉,但受著年齡的限制,只適宜學演文場戲,武打還是從小訓練比較合適。

推行粵劇課程有困難

 對於為兒童提供粵劇培訓的問題,阮兆輝建議設立結合常規課程的粵劇學校,他的建議曾在粵劇諮詢委員會的會議上討論過。教統局的代表認為以現時本港的教育體制來說,成立一間結合常規課程和粵劇培訓的學校,會遇上很多困難;其他委員考慮到學校根本沒法收到足夠的學生入讀,認為建議未到可推行的時機。梁漢威提出多在中、小學和社區進行推廣粵劇的工作,包括示範、培訓和比賽等活動,讓青少年有機會接觸粵曲、粵劇,粵劇才不會「老死」。中、小學進行大規模的粵劇推廣計劃,95年左右才正式開始,今天已看到不少青少年演唱粵曲和演出粵劇,水準不俗。但活動的重點,仍在培養興趣,不是為專業培訓打好基礎。

 劉洵構思香港演藝學院戲曲課程和個別中、小學掛鉤,為學校的學生提供基本功練習,使他們的身體素質得到訓練,不像現時學生在考進戲曲課程後才惡補,拖慢了演戲方面的教學。我認為這個構思比較容易成功,但必先有一套完整的粵劇訓練課程,根據這套課程訂定青少年學習粵劇的進度,把進度和學校的課程及公開試相結起來,讓青少年不會因學習粵劇而嚴重影響其它學科的成績。我相信在中、小學推行科學化和系統化的粵劇培訓,雖然不能代替粵劇學校的專業培訓,但仍然能為有志將來報考戲曲課程的青少年提供較佳的基礎。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娛樂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