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9月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新聞網外:外企為減成本寧違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9-03]
放大圖片

 ■污染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沉重負擔。資料圖片

——跨國公司在華成污染大戶

 落戶於中國各地的跨國公司,在賺取大量利潤的同時,也成為當地的「財神爺」。所以,從源頭上防治污染,就成為一個「艱巨的任務」。

 「目前的問題是,我們有這方面的法律法規,但是執行不嚴,執法力度不夠。」馬軍說,一些地方政府希望通過招商引資拉動經濟增長,在這個願望的支配下,降低環境標準的問題就出現了。

 讓馬軍印象深刻的一家企業,是丹麥嘉士伯啤酒有限公司投資的甘肅天水嘉士伯。2005年嘉士伯投資時,明知中方合作企業沒有污水處理設施,但面對先治污還是直接生產,他們依然選擇了後者。雖然每年要付出被罰1萬元的代價,但建一個污水處理廠卻要花390萬元。

 「企業為什麼寧可交罰款,也不處理污水?違法成本低,恐怕是個很大的問題。」馬軍表示,地方政府如果早意識到污染的嚴重性,吸引外資時就能把一些高污染、高風險的企業排除掉,「最起碼執法上要更嚴格一些」。

感受跨國公司「推脫術」

 不聞不問,置之不理,是一些跨國公司上了「污染黑名單」後的態度。「最大的問題是企業回應很少,他們不願對公眾做出公開解釋。」馬軍如是描述他的苦惱。

 為進一步了解跨國公司的想法,記者向多家被列入名單的跨國公司詢問相關情況。在採訪過程中也親身體會到了如馬軍一樣的苦惱。

 「對不起,我不是最合適的發言人,請留下您的聯繫方式,我們會有專人負責回答。」8月23日下午,記者撥通了上海肯德基餐廳有限公司同心餐廳的電話,說明採訪意圖後聽到了這段很禮貌的回答。

 15分鐘後,電話打到了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對方的回答聽起來依然訓練有素:「請留下您的聯繫方式,我們會有專人盡快給您答覆」。

 無奈之下,記者又把電話打到百盛餐飲集團中國事業部總經理辦公室。接電話的梁姓秘書態度和藹地告訴記者,總經理現在正在開會,可以把問題發過去,她會盡快轉達。

 第二天,記者再次致電梁小姐,對方先是稱已把問題轉給了總經理,會盡快給我們回覆,後又發郵件要核實記者身份。記者很快回覆了郵件,但直到8月26日截稿時,仍未得到上海肯德基方面的回覆。

 相對來說,上海杜邦農化有限公司的態度最為主動。該公司專門委派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王經理來本報解釋有關情況。針對「跨國公司在中國和母公司所在國實行雙重標準」的說法,王經理稱「杜邦不是這樣的」,「杜邦知道公眾關注著它的一舉一動」。他表示,上海分公司已經和中國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取得了聯繫,後者也證實了這個說法。(下)  ■摘自《國際先驅導報》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