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9月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熱點追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歐陸政要 「哈美」風回潮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9-05]
放大圖片

 2003年美國揮兵伊拉克,歐洲反美情緒高漲,但歐洲政治精英們逐漸意識到國際問題需要美國的參與,更欲與美攜手抗衡中印冒起的經濟實力、俄羅斯軍力擴張和「基地」恐怖主義。隨著美國總統布什的離任日期越來越近,以法國總統薩科齊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為首的歐洲多國首腦們公開靠攏美國,新大西洋主義的理念逐漸成型。惟民間仍然反美,要親近美國困難重重。

 美國在2003年攻打伊拉克,歐洲的反美情緒飆至越戰以來最高,民間的反美示威不絕,而且英國、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多國政府因靠攏布什政府而大失民心,甚至黯然下台。

法德首腦做「哈美」急先鋒

 但時移勢易,歐洲首腦現正努力重建與美國的關係,當中以法國總統薩科齊和德國總理默克爾最為積極,甘做傳播新大西洋理念的馬前卒,與他們的前任取態南轅北轍。

 薩科齊將法美友誼追溯至美國獨立戰爭之時,「我相信現時美國與法國的友誼與過去200年的任何時間都一樣重要。」身為全球最大出口國的總理,默克爾提倡與美國構建「一個更大的共同市場」。即使是力主從伊拉克撤兵的西班牙總理薩帕特羅,也開始改善與美國的關係,加強兩國在反恐問題的合作。

 反美情緒漸見退卻,原因顯而易見。首先是一手策動伊拉克戰爭的美國總統布什任期只餘約500天,其次是伊戰不再是各國領袖唇槍舌劍的問題。

俄硬銷國力 嚇壞歐洲

 俄羅斯因素也是歐美關係改善的「動力」之一。自前蘇聯解體以來,前加盟國逐漸疏遠俄羅斯,紛紛加入歐盟和北約,而且美國更支持這些國家發動顏色政變,推翻親俄政權。

 俄羅斯總統普京不斷展示國家的軍事力量,更以提高天然氣價格等經濟手段,一方面是對美歐新大西洋主義興起作出的回應,一方面也加劇了美歐的再結盟。有分析認為,俄羅斯的舉措令中歐和東歐國家視美國為助她們抗衡克里姆林宮的力量,因此歡迎歐美改善關係,「她們不希望要在美國和歐洲間作抉擇,這有如被迫從父母間二擇其一」。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推動歐美關係的因素︰面對中國和印度迅速冒起,歐美尋求更緊密的經濟合作;歐洲懼怕「基地」恐怖主義的蔓延;而且歐洲逐漸明白,從蘇丹達富爾到氣候暖化等種種國際問題都極需美國參與,否則難取得成果。

歐洲民間反美情緒高漲

 當然美國在重修與歐洲的關係上也踏出重要的一步,有分析認為,伊戰的泥淖教曉美國「單邊主義」行不通,故美國近期願意在中東和伊朗核問題與歐洲合作,獲多個歐洲國家歡迎。

 不過歐洲民間的反美情緒普遍偏高,以德國為例,本年初的民調顯示,對美國有好感的人僅30%,遠低於2002年的60%,各國元首想親近美國而不想失民心,將是個棘手的問題。 ■《新聞周刊》

美國似「富叔叔」 歐洲又愛又恨

 歐洲反美情緒由來已久,美國問題專家毛爾科維奇指出,政治只是歐洲討厭美國的其中一個因素。

 他認為,歐洲不喜歡美國有很多歷史原因,但反美情緒在1776年7月(美國獨立)時已經出現,布什政府的單邊外交政策只是加以催化。

美國成現代化象徵

 歐美在歷史文化方面淵源頗深,但毛爾科維奇認為,美國更象徵由19世紀開始的現代化,任何懼怕現代化的人都聯想起美國,並視其冷酷無情。對歐洲人來說,美國是沒文化、膚淺和急躁的。

 他打比方說,歐洲的精英分子討厭美國,就像一個家庭中,兄姐嫉妒嬰兒表弟一樣。那個嬰兒長大了,成了富有的叔叔,在20世紀干預家族中的麻煩事。但沒有人喜歡富叔叔。

 或者不如說這位「富叔叔」讓人愛恨交加。曾經擔任法國外交部長顧問的索爾曼認為,歐洲對美國反感,原因在於美國背叛了歐洲的傳統,歐洲是天主教,美國是基督教,另外美國背離了歐洲知識分子的傳統。

40歲以下歐人「哈美」

 但他在早年推出的《美國製造》一書中直言:「熱愛這個時代就要熱愛美國」。他認為,美國的文明是一種獨特的文明,不能也不應該和歐洲文明混為一談,「美國文明仍然是一種西方文明,但卻不再是一種歐洲文明,歐洲人更願意把美國人看作歐洲人的表親」。

 索爾曼不認為歐洲反美,他說在法國,40歲以上的人討厭美國,而40歲以下的人熱愛美國文化,「都快變成美國人了」。他認為,法國人和中國人對美國的態度有諸多相似之處,「我們法國人和中國人對美國既嚮往又氣憤」。他解釋說,在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思考模式和工作方式以及娛樂,中法都引入美國文明的許多特色。這一切都通過電影、電視、音樂、消費品以及宗教崇拜的方式來實現的。同時,無論是法國人,還是中國人,都堅守自己的文化個性,並認為這種個性正受到全球美國化的嚴重威脅。 ■綜合報道

歐洲不團結 難與美結親

 英國前副外相馬克杉認為,歐洲反美情緒降溫並不代表歐洲和美國可以「融為一體」,他指歐洲各國要在政治、經濟及社會等事務意見一致,才可與美國建立真正的聯盟關係。

 馬克杉在文章中指,雖然歐洲數十年來努力尋求一體化,但各國其實更分化和更自我。歐盟委員會由5年前的15名成員,擴充至現時的27名,各有各的官僚和法規。另外,根據建議的歐盟條約,歐洲會有3個「主席」,分別是歐盟委員會主席、歐洲理事會主席和歐洲議會主席,而且外交政策的最後決定權仍掌握在各國元首手上。法國和荷蘭前年否決了歐盟憲法,反映歐洲不知未來何去何從,而且英國對歐洲大陸總是懷有疑慮,馬克杉認為,除非歐洲元首對歐盟的前景充滿信心,而且可處理各國的民族主義,否則反美情緒降溫也不意味歐美可「一家親」。 ■《新聞周刊》

逾半歐人不認同美外交

 歐洲和全球對美國和布什的觀感自2000年起迅速惡化,情況在美國2003年攻打伊拉克後更是每況愈下,不僅拉丁美洲和伊斯蘭國家的人民越來越不喜歡美國,連美國的歐洲盟友也紛紛離棄這個「老大哥」。

 本年3月一項訪問了27個國家共2.8萬人的調查發現,受訪者認為美國對國際事務帶來的負面影響,僅次於以色列、伊朗和朝鮮。認同美國處理世界事務手段的歐洲人,由2002年的64%跌至2006年的37%,不認同的則由31%升至57%。

 布什的支持度亦屢創新低,他在巴基斯坦、埃及和印尼等伊斯蘭世界盟友的支持率僅為8%至20%;而在盟友英國,只有30%人對布什有信心,德國和法國的比率分別為25%和15%,而西班牙更低至7%,相信與馬德里2004年的火車炸彈恐怖襲擊有關。伊拉克問題當然是觸發反美情緒的主因,大多受訪者認同伊拉克戰爭令世界變得更危險。大部分受訪者都認為美國漠視盟友的意見,只根據自身利益行事,反映人們普遍反對美國在世界事務上的單邊主義。 ■《福布斯》

地緣政治變遷 美歐「鴻溝」難越

 反美情緒現已成為覆蓋整個歐洲的潮流,它並非伊拉克戰爭帶來的暫時後遺症,而是歐美關係歷史和地緣政治學變化的一個側面,絕非美國政府更迭或美國政策變化後就能改變。

伊戰衝擊歐洲年輕一代

 歐洲表現的反美情緒不分「舊歐洲」和「新歐洲」,而是覆蓋整個歐洲的潮流。對歐洲的年輕一代來說,強攻伊拉克的美國既不是「保護神」,也不是象徵自由、繁榮的「嚮往對象」,而只是不相干的外國。冷戰結構瓦解,把德國從共產主義地區的最前線解放出來,帶來地緣政治學角度的結構變化,同時也給歐洲的年輕一代帶來心理的結構變化。

 佛羅倫斯歐洲大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安德魯斯和華萊士教授作如下分析︰50年代以後的歐美關係是一種默契的交易,歐洲支持美國單方面的對外行動,美國則保證歐洲安全與繁榮。但冷戰結束令上述前提條件喪失,伊拉克戰爭只是確認了這個事實。

美外交重心向亞洲傾斜

 美國今年以來在戰略重要地區重點部署美國外交官,駐中國、印度、印尼的外交官人數大幅增加,同時駐德國、波蘭、比利時、西班牙、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外交官則明顯減少。表面上看,這只是基於實際工作的派遣調換,但對美國外交而言,中國、印度和中東地緣政治學的重要性無疑進一步提升。

 有美國調查公司去年訪問美國傳媒人士、外交人士和軍方人士,調查他們認為「哪個國家今後是美國重要盟國」。受訪者異口同聲的答了印度、中國和日本,而絕大多數受訪者把法國和德國視為「將成為不太重要盟國」的國家。 ■綜合報道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熱點追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