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9月15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都市「惡之花」 愛恨交纏摩天樓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9-15]
放大圖片

文:李卓賢

 直到「摩地大廈」這座被喻為「橫臥式國金」出現以前,本港高聳入雲的摩天大廈(skyscraper),一直都是關注社會發展人士口誅筆伐的頭號敵人。「石屎森林」這名號,在百多棟高樓的見證下,香港當之無愧。

 風向、山脊線、環保,甚至社區發展,一大堆問題總是隨著摩天大廈而來。自從「911」事件後,大家更留意摩天大廈的安全性,但一棟又一棟的「壯舉」,依舊拔地而起。從何時開始,我們對這龐然巨物,變得又愛又恨?

 還記得電影《西雅圖的天空》(Sleepless in Seattle)末段,見證著湯漢斯(Tom Hanks)和美琪.賴恩(Mag Ryan)成為情侶的瞭望台嗎?那是在1930年建成的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

競爭成就高度

 當年,兩大汽車業鉅子克萊斯勒(Walter Chrysler)和約翰.雅各布.拉斯各布(John Jacob Raskob)的「高空」競賽,造就了帝國大廈這座巨怪。大廈高381米,總層數102層,高峰時用上3000名工人,以每星期四層半的速度,只花10個月便建成,為建築史上的一項壯舉。

 由於美國遠離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歐洲,就算面對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經濟發展也遠較歐洲各國穩定,加上升降機的發明與建築技術的突破,高層的商用建築應運而生。

 帝國大廈的紀錄延續了40年,直至世貿大廈「雙子塔」出現,它的高不可攀才算被打破。

 「向天空進發」,是美國「芝加哥學派」(Chicago School of Architecture)的風格,也是帝國大廈背後的精神。1871年,芝加哥發生大火,市內三分之一的房屋被燒毀。在重建時,建築師為了有效運用土地,向高空發展的高密度建築遂應運而生。

 該派代表建築師沙利文(Louis Sullivan)重視簡樸,愛運用巨大鐵架及玻璃窗的設計。現時,西爾斯大廈(Sears Tower)、標準石油大廈等,均為芝加哥學派具代表性的建築。

芝加哥的承繼地

 如果按照美國人慣常的定義,樓高152米或以上的才算是摩天大廈,那麼由152米的銅鑼灣世貿中心,至灣仔國際金融中心二期,本港就有超過195棟建築物是摩天大廈。

 要數香港的「芝加哥學派」建築物,最早可追溯至1936年第三代的匯豐銀行總行。它共有13層,樓高70米,是當時東方最高的建築物。它的外牆沒有多餘或浮誇的裝飾,整座大廈由沙利文的「三段式」(基座、樓身、頂層)構成,內有最先進的空調設備,可算是本港高樓建築的先聲。

 香港第一座真正超過150米的大廈,應該是康樂大廈(即現時的怡和大廈)。康樂大廈在1973年落成,總高度達178.5米,到1980年時,才被合和中心「迎頭趕上」。康樂大廈的外牆原本只是混凝土及紙皮石製成,後來加建一層金屬的外皮。

 有趣的是,雖然香港早在1973年已有摩天建築,但是要到80年代至90年代,它們才像雨後春筍般出現,而且「愈長愈高」,先後有1980年的合和中心(216米)、1981年的新鴻基中心(215米)、1985年匯豐銀行第四代總行(179米)、交易廣場(188米),直至1990年的中國銀行大廈(367米)及1992年的中環廣場,才有止升之勢,但150米以上的摩天大廈,仍在建個不停。

 截至2006年,本港最高的摩天建築為國際金融中心第二期,名列全球第六,高415米,有80層。而香港的天際線,位居全球首位,共有高廈7,661座,比第二位的紐約和第三位的首爾,分別多出2,100座及5,000座。

密集性是必須嗎?

 有說,摩天大廈是商業需求下的產物,有穩定的社會,才有發展經濟的條件,讓產業成為保值的資本;有多少大廈,就有多少財富。

 石屎森林,也諷刺地象徵了地區的和平,以及災難的絕跡。香港80至90年代的安穩,為摩天大廈的「生長」提供「養料」。

 最近,世界各地有不少人悼念「911」事件。它令人震撼和反思的地方,不止是恐怖襲擊引起的傷亡,還因為世貿大廈給摧毀的景象,令人無可避免地接收眼前的恐懼,更讓人感到,世上沒有一處安全的地方。

 正如法國批評家尚.布瑞亞(Jean Baudrillard)形容:「資本不斷地集結,直至它成為影像為止。電視、球賽、畫廊、賽車……場景不是影像的集合,而是被影像所連結而成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

 影像又何止是電視球賽?摩天大廈傾倒,預言社會的灰飛煙滅,摩天大廈所集結的影像,同時是人類社會的寫照。

 香港著名建築師許焯權曾在《空間的文化》一書說過:「密度當然是香港的一項特質,也是任何人文薈萃的大都會所必具的屬性,但香港之所以人口密集,或許還有一個更基本的概念,那就是必須性(Necessity)的意念。」

 「其實密度源自人類聚居和溝通慾望,所以也算是一種必要性;誠然,由必須性推斷會促使我們達到以必須性為建築及都市設計的基本概念的結論。」

「視而不見」的香港

 可是,必要性是唯一的指標嗎?不妨引用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榮休教授阿巴斯(Ackbar Abbas)的說法。他曾以外國人的角度,提出香港是「視而不見」(Dis-apperance)的城市─明明有些東西正在變遷,但人們只看一眼,就把眼前景象當作理所當然,卻沒有加以思考。

 在建築方面,香港人以往也對保育問題「視而不見」:市民看不見舊的東西,只是一味迷醉於新的影像;發展商也只留意到大商場如何獲利,卻看不見摩天大廈是否對景觀造成破壞。甚至,眾人只看見現在國金二期如何輝煌,卻忘記原有的卜公碼頭及統一碼頭的形象。

 說到底,無論是人性抑或商業的必須性,一個城市是不是需要更多摩天大廈,才可滿足永無休止的慾望?如果答案「是」的話,香港人怎樣也走不出「視而不見」的舊路,永無休止地追求高度的極致,維港繼續被建築群覆蓋下去。

 但如果是「不是」的話,由今天開始,我們應嘗試更多樣性的思考,學習怎樣平衡慾望。除了商業發展,我們是否需要更多保育和公共空間?除了群起膜拜建築消費主義,我們是否應關注人文精神?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