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0月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新聞網外:文革期間第一批留學生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0-03]
放大圖片

 ■當時,與叢軍一起出國留學的王光亞,後來成為她的丈夫。資料圖片

——陳毅女兒叢軍的故事

 當叢軍結婚時,父母已雙雙離世,他們未能看到女兒的婚禮。新娘隨身的嫁妝,就是一架鋼琴、一套書,那套父母給她買的醫學英文課本——那是她心中的聖經。

出國的機會終於來臨

 1972年,「當時父親剛去世不久,母親又查出患有癌症,住在301醫院。姬鵬飛外長的夫人許寒冰是外交部幹部司的司長,她到醫院來看望母親。她告訴母親說,現在有這麼一個機會,周總理指示,翻譯還是要培養的,想把過去在外語附中學習的老初三學生招回來,送到國外深造,將來回來後就到外交部當翻譯。你女兒是外語附中的,符合這個條件。」

 病中的張茜聽到這個消息,既高興又擔憂,因為過去有規定,高幹子弟不能出國留學。張茜決定先徵求一下周總理和鄧穎超的意見。「鄧媽媽回電話,『恩來說是有這種規定,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陳老總去世了,讓姍姍(叢軍的本名)去學,這個是可以考慮的。』意思就是說,我父親已經去世,現在也不是什麼高幹了。既然總理都說沒問題,媽媽就把我送去了。」

 事後,叢軍才知道,他們是在「文革」期間送出去的第一批學生,是中國在經歷浩劫時,特意選派出的苗子。他們的任務不單單是學習知識,還是中國保持與世界交流的一點火種和希望。

與楊潔篪王光亞同期

 在這批負笈西遊的學子中,還有現任中國外交部部長楊潔篪,外交部副部長、駐美大使周文重,外交部副部長、駐聯合國大使王光亞,以及後去的原商務部副部長龍永圖等。

 1919年,18歲的四川青年陳毅走出大山,遠赴法國勤工儉學。53年後,22歲的叢軍再次踏上西去的求學之路。和她的父親一樣,求知報國。

 叢軍曾在她的文章中提到,父母性格反差很大,父親陳毅好動,講話快人快語,做事雷厲風行,生活上馬馬虎虎,要求不高。母親張茜則好靜,生活中井井有條、乾乾淨淨。「一個急一個慢,現在想起來他們倆是非常好的組合,最佳組合。」叢軍說。

 張茜原名叫張掌珠,1938年參加新四軍時,她還不滿16歲。她在戰地服務團經常為部隊和群眾演出,演技出眾,歌喉動人,加上容貌俊美,深受將士們的喜愛,也打動了陳毅的心。

 1940年2月,39歲的新四軍一支隊司令員陳毅與18歲的湖北姑娘張茜在江蘇溧陽水西村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結為伉儷。此後,這對夫妻相濡以沫,牽手走過了32個春秋。(三之二)  ■摘自《環球人物》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