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0月12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博覽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地標的誕生 倫敦古舊建築交錯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0-12]
放大圖片

 ■倫敦眼

 英國倫敦雖是國際大都會,但與時尚摩登的紐約和華麗精緻的巴黎相比,倫敦卻予人一種傳統古樸的感覺。每次提起倫敦,就不期然令人想到屹立泰晤士河畔150年的大笨鐘。

 其實,倫敦近年正經歷一場當代建築的「文藝復興」,各種設計創新的建築物,如雨後春筍般聳立在倫敦這個大都會,令倫敦的天際線不斷改變,為這個傳統氣息濃厚的城市注入現代元素,新舊建築交融,令倫敦別具特色,更耐人尋味。

 在1666年經歷了嚴重大火後重建的倫敦,數百年來一直慢慢地發展,與其「死敵」巴黎不斷大興土木的情況不同,令這兩個城市展現各自風格。

 英國是注重傳統的國家,英人崇尚自然的居住環境,所以倫敦即使是英國首都,高聳入雲的現代建築,從前都少之又少。

 以往有不少倫敦人都厚古薄今,以歷史悠久的建築為傲,認為所有現代建築都不屑一顧,只有莊嚴雄偉的傳統歷史建築才值得欣賞。有建築評論家亦慨歎,英人從前對新建築都十分保守,要他們為一座現代建築給予正面評價,是十分困難的。

千禧紀念建築 成蛻變契機

 當千禧年來臨之際,全球很多國家都建成大大小小的建築物,以紀念這個大日子。英國也不例外,倫敦眼(London Eye)、千禧圓頂紀念館(Millennium Dome)和千禧橋(Millennium Bridge)等,都是為了紀念千禧年而在倫敦興建。

 這些現代建築,儘管各具特色,但在落成之初,還是不為一般英國人接受,甚至被批評得體無完膚。

 有藝術家批評千禧圓頂紀念館虛榮和愚昧,亦有人笑指它活像「乞丐討飯用的碗」,連英國王儲查理斯也大潑冷水,直指參觀白金漢宮,比起到千禧紀念館參觀,有意義得多。

 被批評得一文不值的紀念館,更曾在一個網上投票活動中,當選為年度最礙眼的景點。

 貴為世上最大摩天輪的倫敦眼,在1999年落成時,不少英人同樣認為這個聳立在泰晤士河上的龐然巨物,與大笨鐘等莊嚴雄偉的建築物隔岸相對,顯得格格不入。

 高達135米的倫敦眼,雖然被譽為數學上的奇蹟,因為專家要依賴精確的技術與計算才能建成,又要克服風力和溫度等問題,但倫敦眼落成之初,還是遭到不少英國人的白眼。

 這個能將倫敦景色盡收眼底的巨型摩天輪,後來逐漸為英人接受,每年都成功吸引3百多萬人次參觀,原訂運作5年便會拆卸的倫敦眼,因為廣受英國市民和遊客的歡迎,最終成為倫敦的永久地標。

 同樣為慶祝千禧年的,還有一道結構簡潔纖巧的千禧橋。這道橫跨泰晤士河的銀橋,由金屬建造而成,與兩岸雄偉壯麗的歷史建築相映成趣,同時令莊嚴的倫敦增添不少時尚氣息。

 千禧橋連接了歷史悠久的聖保羅大教堂,以及對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 Art Gallery),恍似一道連接過去與現代的橋樑。

現代建築 漸獲重視

 這些設計創新的摩登建築,雖然在落成的時候,總不免被英人譏笑,但其與別不同的外形,逐漸為英人接受和欣賞。例如樓高180米的St.Mary Axe摩天大廈,其獨特的外形雖被謔稱「色情黃瓜」(Erotic Gherkin),但它在2004年落成後,即贏得英國建築界最高殊榮的史特靈獎。

 這座建築出自著名建築師福斯特(Norman Foster)爵士之手,香港匯豐銀行總行亦是他的作品。大廈流線型的設計,減少風阻問題,而大樓的弧狀條紋,更是一座空中花園。

高聳建築 方興未艾

 極具現代氣息的建築不斷在倫敦湧現,號稱全歐洲最高的摩天大廈倫敦橋塔(London Bridge Tower),將於2010年竣工。這座樓高87層,高達310米的尖頂塔形倫敦塔橋,位處泰晤士河南岸,大樓外牆全由白色玻璃鑲嵌而成,有望成為21世紀倫敦的新地標。

 至於由昔日一個碼頭,發展成倫敦一個重要的商業區的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更匯集了全英國最高、結構最尖端的當代建築,置身其中會令人恍如置身美國,因為這與倫敦昔日古樸雅致的氣氛截然不同,因此金絲雀碼頭有「水上華爾街」和「泰晤士河畔的曼克頓」等別稱。

 隨著市民對建築藝術的觀念愈來愈開放,一些專業建築師更免費帶領倫敦市民和遊人,欣賞市內的著名建築和發掘一些滄海遺珠,又舉辦一些展覽和講座,希望一般市民更懂得欣賞出色的建築。

 但建築師希望這些創新的現代設計,並不僅限於聳立於市中心的大型建築物,更盼望學校和圖書館等一般建築物,都會成為一個個出色的建築作品,以求將建築藝術融入日常生活。

 高聳入雲的現代建築物,近年相繼在倫敦落成,並與屹立倫敦多個世紀的莊嚴歷史建築交錯並存,使倫敦的景致更豐富多姿。因此,遊人在驚嘆這些21世紀現代建築之際,只要拐一個彎,卻又發現另一座古意盎然的歷史建築,讓人遊走於現代與歷史之間,文化色彩多姿多彩得令人目不暇給。 文:陳慧敏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博覽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