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科學發展新里程 民族復興新篇章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0-15]

——熱烈祝賀中共十七大開幕

 備受海內外關注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今天在北京隆重開幕。這是中共在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十七大不僅將制定今後五年中國經濟社會改革發展的大政方針,而且將確立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作為新時期的指導思想,從而對中國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發展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十七大將標誌著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樹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十六大以來的5年,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帶領全國人民取得重大成就,開創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2006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2000美元,提前實現了在本世紀頭一個10年翻一番的預期目標;我國的對外貿易總額為17607億美元,居世界第三位。2007年,標誌著國家綜合實力的GDP總量將超過23萬億元,較2001年的約11萬億元翻一番有多;我國外匯儲備有1萬多億美元,位居世界首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在過去的5年間實現了新的跨越,標誌著中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邁出了新的步伐,使國家的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

 十六大以來最重大的理論成就,是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這個以「發展」為第一要義、以「以人為本」為核心、通過「統籌兼顧」達致「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是20多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成功經驗的總結,是中共幾代領導集體艱辛探索的成果。判斷一個國家發展是否成功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看其能否經過長期探索,找到一條與本國國情和時代特徵相適應、行之有效的發展道路。反映中國發展歷史走向的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理念,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已進入更高層次的水平,標誌著中國的發展模式已經進入成熟階段。

 2002年,中共十六大報告中提出中國在本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現在,中國距此目標還有13年歷程。今天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黃金發展期」和「矛盾凸現期」並存的關鍵時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我們面臨的挑戰同樣前所未有。十七大之後的中國,將迎來更關鍵的發展階段。承載億萬人民期待的十七大,將使國家的發展具有更加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因而將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十七大的召開,也牽動著港人的心。在過去的5年裡,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將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作為新形勢下治國理政的嶄新課題,不僅在經濟上及時推出一系列促進香港經濟走出低谷和改善民生的措施,有效地幫助香港經濟擺脫困境,實現復甦,而且在政治上以開明、開放和虛懷若谷的態度,加強同香港各界人士的聯繫,極大地改變了香港惡劣的政治生態,有力地促進了香港社會的穩定與和諧。香港的發展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港人希望十七大不僅能從大政方針上使國家發展的目標、路向更清晰,而且能在具體層面使發展中出現的薄弱環節、不平衡之處更快地得到解決,真正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為國家包括香港帶來更加美好的前景。(文匯社評)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