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思明轄區內的中山路步行街
「雖然幸福感沒有很準確的表達方式,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也不大一樣,但這一屆的政府就是要讓居民有幸福的感覺。」這是思明區區長張燦民在當選時對思明市民的一番承諾。
思明區的領導班子不僅這樣說,而且也這樣做了。記者發現,近年來,思明區委、區政府對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首要選擇,便是謀求社會和諧發展和提高人民福祉。為1.7萬多名農民工子女辦理義務教育收費減免卡,7萬多老人享受到了特殊的社會化養老服務,「愛心超市」的扶貧濟困新模式……每一份思明市民的親身感受都是一項幸福感的評判指標。
思明區十分重視民生保障。該區在不斷夯實民生保障基礎下,出台一系列就業扶持政策,強化就業促進措施,健全社區勞動保障機構,完善三級就業信息網絡建設,建成「一站式」社區勞動保障服務平台,積極推動「村改居」居民轉崗就業。
4500萬保障市民最低生活
同時,全面落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做到「應保盡保」,累計發放低保金4500多萬元。在福建省率先實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與城市最低生活標準並軌,在全國率先完成被徵地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工作,高標準推行大病保險統籌和基本醫療保險工作。
思明區率先實行養老社會化。「安康計劃」是該區在開展養老服務社會示範活動的一項重要工作,作為全國首批養老服務社會化示範活動的試點單位,思明區「安康計劃」社會化養老服務模式成為全國首創。
現時,思明區正逐步建立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社會化體系,並擴大「安康計劃」的服務對象和範圍,設立「安康基金」,將服務拓展到醫療救助、助學資助、養老助老、扶貧濟困各方面,使其成為全社會「安康計劃」。為此,該區財政每年投入不少於200萬元的資金,同時發動社會各界踴躍捐贈善款。目前全區已成立12個「安康助老服務基地」,7萬多老人享受到特殊的社會化養老服務。
全國首創「愛心超市」
2004年5月,思明區嘉蓮街道創辦了全省第一家「愛心超市」,被喻為開闢了新時期扶貧濟困的新模式。該做法備受媒體廣為宣傳推廣,並被推行至福建全省,深受群眾歡迎和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愛心超市」榮獲第三屆「地方政府創新獎」和「八閩慈善獎」。
記者在「愛心超市」看到,此類特殊超市裡的所有物品由市民和社會單位捐贈,物品只標分值不標價格,以超市形式分類擺放。持有「愛心卡」的低保護和部分邊緣戶,可憑卡以記分形式每月一次自由領取所需的物品。
目前該區擁有10個街道的「愛心超市」和1個「紅領巾愛心超市」。這11家「愛心超市」全部實行統一註冊、統一標識、統一管理和統一配送,建立起了覆蓋全區弱勢群體的長效社會救助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