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近十年來的全方位發展,正使龍岩崛起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增長極。
文:本報海峽西岸新聞中心記者 武毅田 圖:龍岩市委宣傳部
位於福建西部與粵、贛兩省交界處的龍岩,是中國聞名的革命老區,也是享譽海內外的重要僑鄉、重要台胞祖籍地和客家祖地。現今,這個閩南金三角經濟開放區腹地和沿海與內地的過渡地帶,憑著近十年來在全方位呈現出來的「崛起」態勢,成為閩粵贛之間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並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增長極。
經濟速增 年內財政破百億
近十年來,龍岩在經濟發展上一直保持著速度和效益的同步增長。記者了解到,與1996年相比,2006年龍岩GDP由222億元人民幣增加到448.6億元,年均增長逾10%。其中僅2006年同比增長12.5%,達到1996年的2.7倍。萬元GDP能耗則由1.91噸標準煤下降到1.43噸,下降超過了1/4。
與此同時,龍岩的工業效益不斷趨好,總產值的年均增長達到14.8%,其中06年完成480多億元,是96年的近4倍,規模以上的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連續38個月居福建首位。目前,龍岩已形成了煙草、機械、冶金、建材、紡織、電力等重點產業,擁有四家上市公司、六十家產值億元以上企業和八百餘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龍岩市委書記張健表示,未來龍岩還將保持較好較快發展的勢頭,截至今年上半年,GDP已實現了98年以來最快增長,財政總收入也達到53.6億元,料全年將突破100億元。
環境利好 外資年增逾五成
龍岩經濟發展所創造出的「龍岩速度」,主要得益於龍岩市投資環境的大幅改善。從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到強化政府服務,完善優惠政策,龍岩市的投資環境得到了進一步優化。「築得好巢引鳳來」,龍岩市正成為海內外投資興業的熱土。
統計數據顯示,「十五」期間,龍岩在投資硬件改善方面投入大量資金,共投入153.7億元用於公路、鐵路建設,形成了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機場、鐵路的立體交通格局;新增發電能力94.6萬千瓦,電力裝機容量達272萬千瓦;投資1.45億元完成166家大氣污染企業治理,使得中心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獲得較大改善。
據介紹,在交通投資等的支撐下,龍岩市的固定資產投資去年增至164.8億元,累計514.8億元,超過了1978年至2001年的總和。而今年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又突破30%的增幅。這些不僅為龍岩發展繼續了後勁,更吸引到海外資金潮湧進入。
記者由龍岩市外經貿局了解到,06年該市實現合同外資2.1億美元,實際到資2.4億美元,均較上年比增逾五成,達到54%。進出口總值2.09億美元,其中進口4350萬美元,比增高達246%。
六大著力 助力海西發展
目前,隨著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全面推進,「海西效應」備受海內外關注。張健表示,「十一五」期間,也正是龍岩老區實現更好更快發展的關鍵時期,預計2011年,龍岩將實現GDP年均增長11%以上,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13%以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6%以上,萬元GDP能耗比2006年下降15%,環境質量按功能分區達到國家標準,形成包括產業發展體系、開放協作體系、協調服務體系、基礎設施體系、生態支撐體系、社會保障體繫在內的生態型經濟樞紐六大支撐體系和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增長極。
對此他介紹稱,龍岩將從六個方面著力推進建設步驟: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加強農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義務教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等社會事業建設;著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重點培育和發展煙草、機械製造、鋼鐵、銅製品加工、電力、煤炭、旅遊等年產值超100億元、50億以及電子信息、醫藥化工、現代物流等新興產業,加快自主創新並大力發展服務業;著力推進項目帶動戰略,引導和實施帶動力強、經濟社會效益好的大項目,並繼續優化投資環境;著力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增強中心城市帶動功能,促進縣域經濟加快發展;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創新農村工作機制、加大招商力度;著力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發展社會事業,保護生態環境,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