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三元朱村已從當時的貧困村變成富裕村。
王樂義的冬暖式蔬菜大棚技術使壽光和全國很多鄉村建起了銀色的塑料大棚,這場「白色革命」使北方結束了冬天吃不到果菜的歷史,而被稱為「餐桌革命」。
1990年底,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田紀雲視察三元朱村時,對王樂義有一番囑託:「你們要在這個基礎上,向無公害蔬菜發展。」第一次聽說這個名詞的王樂義預感「無公害蔬菜」將是蔬菜種植的下一個革命,而一向以「人家不敢幹的我就敢幹」為人生金句的他決心再次挑戰這個日後被稱為「綠色革命」的課題。正月初九,王樂義踏上了前往山東省蔬菜研究所的旅途,研究所的講解使他明白傳統蔬菜種植方式所殘留的農藥、化肥對食用者身體造成危害,罹患癌症幾率大大增加。作為一個從1978年就接受直腸癌手術的病人,癌症的痛苦更讓王樂義堅定了發展綠色、無公害蔬菜的決心。
幾番打聽,王樂義見到了北京農業科學院的無公害蔬菜權威專家王憲彬教授。在王憲彬的指導下,壽光市在全國第一個試種成功無公害蔬菜,種植規模從1993年初的5萬畝猛增到1995年的20萬畝。2001年,三元朱村的300畝大棚被農業部授予國內首批「無農藥放心菜生產基地」,他們的菜擺進了北京的大型超市。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王樂義還帶領全村率先走上了農業產業化之路。他不僅在村裡成立了專門搞蔬菜加工、營銷的公司,而且註冊了「樂義」牌商標,走上了「公司連基地、基地帶農戶」的模式。
如今,壽光成了全國有名的蔬菜之鄉,擁有大棚35萬個,蔬菜種植面積80萬畝。壽光蔬菜批發市場年交易量達25億公斤,位居全國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