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廈門市濱海小學一年2班就讀的農民工孩子代志輝開學第一天上午就得到兩顆紅星,老師解釋說這是他遵守紀律的榮譽標誌。對於生活在廈門的一些農民工來說,今年9月開始的學期有件大事——他們的孩子首次通過電腦派位進入公辦學校。廈門市的農民工子女並不是第一次入讀公辦學校,今後幾年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進入公辦學校就讀。僅濱海小學這個新學期一年級的農民工子女的比例就達到了最高紀錄80%。
文:本報海峽西岸新聞中心特約記者 古霞 姚凡 攝
今年秋天的一天,來自安徽蚌埠市五河縣臨北回族鄉7歲的農民工子女徐成快樂地走進廈門市思明區湖明小學,成為這所公辦學校的一年級新生。在廈門打工多年的母親張蘭做夢都沒想到,在老家當了6年「留守兒童」的徐成不僅終於與父母團圓,而且還「一步」邁進師資力量雄厚的公辦學校,和城市的孩子一起上學。最重要的是,對於像她這樣的農民工家長來說,公辦學校教學質量顯然更讓人放心。
在廈門市仙岳社區開一家茶葉店的福建安溪農民楊延中同樣感到幸運:今年秋天,他的兒子進了廈門市公立學校烏石埔小學。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兒子一學期只需要交75元的課本費和100元的點心費,「這比在我老家讀書還要省錢」——他對記者這麼說。
現今在廈門,像徐成和楊延中的兒子這樣在廈門讀書的農民工子女目前超過了8萬名,其中在公辦學校就讀的就佔將近一半,他們和廈門本地的孩子一樣平等享受著優越的教育資源。
承諾兩年內全上公立校
近幾年來,隨著內地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批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進城的農民工子女「上學難」問題受到各級政府的廣泛關注。儘管各地政府為解決農民工子女上學難問題也出台一些措施,採取辦法,但受多種原因限制,其實際效果還不能令人滿意。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一項針對中國流動兒童的抽樣調查顯示,中國流動兒童失學率高達9.3%,在已入學兒童中,有半數不能「及時入學」。在9個被調查的城市中,有20%的流動兒童無法進入當地公立學校學習,6周歲流動兒童未入學的比例達46.9%。這些數據可謂觸目驚心。
但在廈門,8萬農民工子女無疑是幸福的,他們不僅可以快樂進學堂,而且還可以免去諸多費用。廈門市委市政府為破解農民工子女就學難問題舉措頻頻、力度甚大:從2004年起,每年投入1億元用於農村教育、衛生事業建設,連續4年,建設121個項目;減免農民工子女學費,政府要付出的減免金額達至少兩千萬元,而免除城鎮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後,全市將為此增加財政支出約3380萬元。
今年,廈門市更明確提出,爭取在兩年之內,讓所有的農民工子女都能到公辦學校就讀。為此,廈門今明兩年將集中6.27億元的財力投入,新建、擴建、改建40所公辦中小學,增加近990個班級4.46萬個學位,基本解決在廈農民工子女接受公辦義務教育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