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太陽島中的太陽瀑布景觀
【本報駐黑龍江記者 王欣欣電】哈爾濱市是全國老工業基地城市之一,多年來,受計劃經濟的影響,國有企業比重高,導致全市的經濟體制僵化、活力不強,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嚴重影響了全市經濟社會的發展。2003年,全市未改制的國有企業1800餘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資產總額佔規模以上工業總資產的75%,分佈在35個競爭行業領域,難以發揮主導作用。國有股「一股獨大」現象突出,多數企業舉步維艱。
2004年,哈爾濱新一輪國企改革全面展開。三年時間,改革的模式和工作思路、措施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極大推動了國企改革的深入開展,激發了國有企業的活力,從而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的大發展。
創新改革思路
「國企改革首先要面對兩大難題——錢從哪裡來,人往哪裡去。」抓住發展這一主線,哈爾濱圍繞企業資產清、勞動關係理順清、各種債務處理清的三個關鍵環節,實施出資人、經營者、債權人、職工四個主體的協調動作改革,即「三清四聯動」的改革思路,形成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通過運營增值攀強發展、增資擴股戰略重組、跨國重組內外互動等「國企改革十大模式」,成功地將哈啤國有股全部轉讓給世界啤酒巨頭AB公司,使國有資產收益取得了最大化;哈藥集團同中信資本、華平投資、辰能集團等戰略投資者合作,實現了增資擴股;哈量具刃具集團有限公司完成了對德國凱獅公司的併購,成為黑龍江省首例跨國併購的示範。
卸包袱 精幹企業主體
3年來哈爾濱市共分離企辦學校104所,接收安置教職工10417名;醫院30所,醫護人員2635名;企辦公安機構19個,安置企業錄警人員248名;企辦幼兒園5所,市屬國有企業辦學校和公安機構全部分離完畢。東輕、龍江電機等企業的水、電、供熱和物業得到分離,佔市屬國有企業應分離移交的70%以上。完成國有大中型企業的57戶輔業改制,分流安置職工1.1萬人,就業率達96%以上。各項配套改革的有效實施,極大地卸掉了企業包袱,精幹了企業主體,使國有企業的主業更加突出,成本支出更加合理,企業負擔明顯減輕,直接推動了企業的改革與發展。
「創新」對沖化解債務
哈爾濱市國資委在全國首例開展市屬國有企業債務對沖,創造性地對市屬國有企業間債務實施了清理,對1659戶企業的28萬筆往來業務進行了審核,清理出8億元應收賬款進行了核銷,6.2億元應付賬款轉做國有資本金,有效地防止了國有資產流失,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長期困擾哈爾濱市國有企業間的債務鏈問題。此項工作在國內引起普遍關注,並獲2006年全市十大創意獎,有專家估計,此方法如在全國推廣開來,可挽回國資損失千億元以上。3年來,哈爾濱市共回購金融債務42.2億元,綜合受償率在20%以下。
哈爾濱產權交易中心採用了產權市場和土地市場聯合掛牌、共同為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服務的方式,使哈爾濱水泵廠這個評估後淨資產只有3536萬元的企業,最終以9000萬元成交,增值額5464萬元,增值率155%。這個成功的案例也在全國評選中被授予「產權交易最佳策劃獎」。
把好關 防止國資流失
哈爾濱在國企改革中,對易發生國有資產流失的關鍵環節實施重點監控,始終堅持嚴把清產核資、資產評估、市場交易、招商引資「四個關口」,進一步修訂了《產權交易業務規則》和《產(股)權交易程序》,起草了《哈爾濱市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凡需進場交易的事項,都要進行信息披露,做到公開透明。3年來,共完成產權交易634宗,交易資產額59.4億元,淨資產評估值17.2億元,成交額28.7億元,增值額11.6億元,確保了國有資產的轉讓在公平、公正、公開的條件下進行,有效避免了國有資產的低估賤賣。
3年來哈爾濱市累計完成改制的企業達到1726戶,理順職工勞動關係67萬人,其中完成職工併軌32.8萬人,利用國家「併軌」政策,籌集「併軌」資金29.4億元,共支付改制成本140億元,超過90%的國有企業完成改制。
通過重點企業改制改組引進戰略投資52.6億元,轉讓國有資產收益達38.6億元。可以說,自2004年開始的新一輪改革是哈爾濱市歷史上國有企業改制面最廣、改制量最大、改制最徹底的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