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0月27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經濟繁榮靠儲備 發展靠創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0-27]

呂明華博士 立法會議員

 特首曾蔭權在十月十日發表他連任後首份施政報告,題目為《香港新方向》。曾特首提出「三個堅持」:堅持以經濟發展為首要目標,堅持發展是可持續、平衡和多元化,堅持發展要達至社會和諧和讓不同階層的市民都能夠分享發展成果。施政報告的主線清晰,目標明確,未來五年主要工作是發展經濟以改善民生和達至社會和諧。這是以民為本的施政報告,平實無空言,應該得到市民的肯定及支持。

以基礎建設帶動經濟發展

 施政報告內容涵蓋廣泛,從建設優質城市生活、文物保育、關懷弱勢社群、發展社會企業、落實最低工資、推出長者醫療券,以至推行國民教育及十二年免費教育,發展民主,提升管治等等。基本上,市民最關注的各項議題,社會各方面的訴求,曾特首均一一作出回應。施政報告最大的優點是將經濟發展列為首要目標。曾特首提出,「沒有經濟繁榮,沒有市民生活的富足,其他一切願景只是空談。」因為只有搞好經濟,方可以增加就業,改善貧富差距,增加社會和諧,市民能夠安居樂業。施政報告中,曾特首提出以「進步發展觀」去實現發展經濟的目標。他的「進步發展觀」是通過以基礎建設帶動經濟發展、以活化帶動社區發展、以助人自助推動社會和諧等三個方向來推動經濟發展。但是,「進步發展觀」除了提出花2500億元推動「十大基建」包括粵港間跨境交通要道和西九龍文化娛樂中心等以推動經濟和創造25萬個就業職位外,施政報告並沒有提出具體的經濟政策和措施,沒有清晰的經濟藍圖和長遠規劃,令人費解。

香港經濟的深層次矛盾仍待解決

 看來曾特首很清楚,他的經濟政策是一個政府在財政寬裕,未來五年庫房繼續「水浸」情況下的政策。政府將以2500億港元的「十大建設」作為動力,推動就業和薪酬水平,希望「……十大建設全面落實動工後,香港將出現嶄新和深遠的發展。」這正如香港回歸前港英政府在七十及九十年代推出的「玫瑰園」計劃和大規模基建,香港的經濟在規模宏大的基建刺激下,會有一個亢奮期。但是希望政府當局認識清楚:

 1.大量公帑通過基礎建設注入經濟體系,可以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和有推高工資水平的作用。這在建設時期可有預期效果,但是效益在建設完成後難以持久。

 2.香港建築所用物料,全部靠進口。若建築材料佔工程的65%,2500億元之1600億元會流出香港經濟體系。

 3.據施政報告內所述,「十大建設」完成後,每年可為香港創造達千億港元的經濟效益。這個效果可否實現,有待時間證明。但是應該認識到,現在的營商環境和與周邊區域的競爭形勢與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有天壤之別。現在改善粵港跨境基建,促進香港產品出口的功效很有限。而粵西產品出口現在已有暢通渠道。何況香港出口費用高昂,競爭性不高。

 4.「十大建設」是曾特首任期內的「主打」經濟政策,是以公帑支持的,是消費性的經濟政策,目的是刺激經濟繁榮,並非如民間企業為動力的創造財富型的經濟政策。

必須推動本土產業發展

 由上述分析可見,政府的經濟政策是消費性的,是被動的。雖然特首說未來五年香港經濟會繼續向好,政府庫房年年有大量盈餘,但這不應該是政府的長遠的經濟政策,否則持續發展是難以達到的。所以,施政報告的一大缺失是忽略了香港經濟面對的深層次矛盾。必須清楚看到,香港目前的經濟表現良好,但主要是依靠內地「自由行」、貨物轉口、地產和金融等相關行業的支持。這些行業高度依賴境外因素,何況經濟活動的受益層面狹窄。隨著服務業所佔的比重不斷增加,香港經濟變得更加脆弱,經不起衝擊。而施政報告中提出的經濟政策,需要現行經濟模式和結構能夠繼續維持和擴張。這種單一性的經濟體系,令人擔憂。

 因此,政府要發展經濟,必須有一套宏觀的經濟政策,扎扎實實地推動本土產業的發展,這包括文化創意產業,高增值及科技含量高的製造業,其次政府應該提出相應的土地政策,優惠的稅務政策和輸入科技人才的政策等以改善營商環境來吸引投資,為經濟發展建立新的支撐點。這是創造財富的經濟政策,發展能夠持續,社會才能夠長治久安,市民得以安居樂業。(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