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1月1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對「正音」辯論的小結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1-12]

潘國森

 我因一度喜愛聽粵曲而在偶然機會接觸粵曲音樂的綁黃系統,略知是甚麼一回事,從而初識平仄,知道怎樣分辨粵音九聲,「分粉訓忽」、「焚憤份佛」,「色錫食」等等,多念幾遍就可以輕易掌握。加上用廣府話母語幾十年,又有採自西方語言學慣用的音標系統為輔助,不甚費功夫的便掌握了這一回「正音」爭議的重點。

 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現時教育局沒有經過公平、公正、公開的討論,就強行推動以一家之言當作「正音」的教育,甚至在大、中、小學各級硬銷,對於社會上的異見則不聞不問,已造成在公開試出現混亂,真是「民無所措手足」。二零零七年香港中學會考引入粵語朗讀,並按所謂「正音」來授課、擬考卷,教育當局和考試當局又不作協調,亂上加亂。

 今年年初,我們成立了「粵語文化傳播協會」,多次向社會大眾傳遞我們的見解。但是語言文字上的溝通很容易因為「名不正」而產生誤會。社會上頗有議論,認為我們連「正音」也反對,則王亭之(本會學術顧問)和潘國森之流(主席)未免顛倒!亦有人認為是「何派」與「王派」之爭,王派要推倒何派的權威,取而代之云云。潘國森又以「批評人博出名」見稱,這種論調自然大有市場。

 所謂正音只不過是何文匯教授自說自話,連在他當年任職多年的機構也得不到其他學者普遍認同。王亭之從譚志強博士之議,將當中違反社會大眾(也是多有讀書識字之人)慣用讀音的怪音,統稱之為「病毒音」;我則傾向用「何氏正音」以說明其出處,先不下斷語。我認為何教授領導的整個「正音運動」名為「正」而實不正,他只是利用教育當局的支持和傳媒推波助瀾來將宋代的《大宋重修廣韻》(簡稱《廣韻》)吹捧成審定當代廣府話的讀音的唯一標準,然後掠奪(或按近日流行用語說「騎劫」)了這部「聖經」的解釋權,哪一個字按《廣韻》切音,哪一個可以不按,完全由何教授及他的支持者拍板。這樣顯然違反了新說需要經過學術論證的大原則,推翻了自宋代以來近千年間歷代學者研究廣府話的所有成果。

 最近有關心這次爭議發展去向的朋友問此事如何跟進、解決,有甚麼後續行動,會不會不了了之。

 在此做個小結,我們已經向行政長官、教育局、各大學、傳媒和教育界反映意見,除了行政長官辦公室有回信之外,教育局無反應,何文匯教授則在新書「曲線回招」。除了王亭之過去的文章之外,我已經將何教授所編、成為各學校專用教材的《粵音正讀字表》逐字討論,學術上的辯論可以說已經告一段落。

 今後若有教育機構盲目照搬「病毒音」,即是誤人子弟,到時少不免我們社會上的普通書生起來點名批評教錯學生的學校。到時不要隨便亂罵王亭之、潘國森等人干預「學術自由」。教了病毒音,就要為病毒音辯護,可不是鬧著玩的。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