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1月1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人物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年輕設計師 創作有承擔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1-12]
放大圖片

 ■高麗珊與展出的得獎作品。

 頒獎典禮另一備受注目之處是頒發傑出學生獎。來自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的高麗珊獲得首獎,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的高進聲、CO1設計學校的羅榮燊、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的梁蔚芝及明愛白英奇專業學院的毛淳宇,則躋身最後五強。

利用設計投身保育運動

 高麗珊年紀雖輕,卻早以設計師的身份參與社會活動,她早前曾在一連串天星及皇后碼頭保育運動中,以藝術和設計者的身份參加討論,而本土行動的標籤及一些小冊子的設計,原來都出自她的手筆。她利用設計影響社會,表達對議題的意見。她笑言,自己從未想過這麼爭議性的題目能被學校提名,參加本年傑出學生獎,也想不到大家能開放接納社會保育議題。

 「其中一個設計名為『分家』的原因,是因為在很多議題上,社會出現意見分立和階級阻隔的現象。但其實有很多議題,都和我們的生活有很貼身的關係。」

 「我曾經嘗試把『皇后碼頭』四字拆碎重整,象徵皇后拆卸重建的命運。在活動時讓市民看見。最初他們對我說,這個字為甚麼錯了呢?不應該這般寫。那一刻我感到『不明白就算了吧』。可是活動完結時那市民又跑來告訴我:其實你的作品很有意思,代表社會有很多似是而非的事情,悄悄地轉變了,市民卻漠不關心。那一刻我很滿足,原來人家是明白自己的想法。」

學生更具國際視野

 建築師馮永基(Raymond Fung)是本年度香港設計師協會副主席。他指出,以往學生獎只由各間設計學院提名一位學生,然後只經過評審面試就決定得獎者,令學校的建議規限了得獎選擇。經近年改革後,學校需提名3位學生,評審的選擇多了,看過作品以後與學生面試,篩選了參賽者,餘下的五強,還要與400名中學生會面,即場講解設計意念。評審通過他們如何與學生交流,再從設計的影響力及認受性決定獎項。馮永基最欣賞的是,整個活動的透明度提高了。

 「這些年輕人和學生之間有共鳴。他們有自己的辭彙和智慧,能引起中學生們的反應。」他欣賞高麗珊的作品,喜歡年輕人對社會的熱心。而最後五強的作品,例如高進聲的華富村寫照,梁蔚芝對全球暖化議題的關注,毛淳宇的年輕人港式生活,羅榮燊對樂器的想像,對馮永基來說,都是一些很能代表年輕設計師思想的設計。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人物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