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有外國公司特別採用「非中國製造」商標圖案,以作為識別。
文:啟 彥
筆者還記得以前每逢冬節、農曆新年等傳統節日,長輩們都說要到國貨公司買些過節用品,如像海味、傳統糖果及零食,又或買件棉襖、中山裝、旗袍。在很多人心目中,國貨象徵了價廉、中國傳統、手工藝術,頂多只有土氣這較為負面的印象。
不過,隨著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之後,就有愈來愈多中國製問題產品的事件,毒牙膏、毒飼料、毒毛巾、毒木材、毒麵筋、含鉛玩具、含迷幻藥玩具陸續發生,過去大量依賴中國製產品的國家開始反省:難道為了便宜,就要犧牲健康?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標籤竟成為黑心產品代名詞,且其層出不窮的黑心產品亦引起了全球抵制中國產品的風潮,甚至有國家出現了以「非中國製造」標籤來提升產品形象及安全性。
不過,外國消費者可不可以不用中國製造的產品?假如生活中沒有中國製造,會是甚麼模樣?他們會因此而被迫費更多,還是根本就是不可能?美國資深財經記者Sara Bongiorni就決定大膽身體力行。Bongiorni在2002年獲得美國財經編輯與記者協會(Society of American Business Editors & Writers)的年度商業寫作大獎,一直很留意中美貿易及中國的崛起。她在2005年嘗試過沒有一件中國製產品的生活,並完成了備受矚目的《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 One Family's True Life Adventure in the Global Economy)。
Bongiorni早前接受訪問時表示,中美貿易關係太過緊密,美國家庭中差不多全是「中國製造」物品,美國人幾乎無法離中國而居,不管喜歡不喜歡,都要面對中國產品,她更坦言,要不靠中國商品過生活實在有點勉強,要完全隔絕中國產品,代價反而更高。
Bongiorni所指的代價,並非價格,因為根據自己的經驗——她要花更多精神及時間,去找非中國製商品,又發現有太多東西根本買不到,雖然總算能節省了不少,但她最後不得不接受中國製造的「威力」。
當黑心商品問題爆發後,西方消費者確實害怕中國問題商品,但由於中國商品的市場佔有率實在很大,即使消費者擔心買到問題貨品,也沒太多選擇。
回到香港,中國出口產品回收及安全問題對香港市民有何影響?CSR Asia和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環境管理研究中心剛公布了一個民意調查報告,研究公眾有沒有因為中國產品安全問題而改變購買行為。結果發展,有38%被訪者已減少購買中國製產品,34%減少了購買國產貨品的意慾,而只有14%增加了購買國產貨的意慾。
不過,有87%受訪人士表示,並不能完全停止購買中國產品,有83%願意支付更多,購買品質更安全的貨物。關於產品安全的責任問題,受訪者趨於認為是政府及生產商的責任——79%認為政府應負責,79%認為是貨物生產商的責任。另外,相對於男性受訪者,女性受訪者對中國製造的電子產品、食品及飲料的信心較少,卻更願意付出更多錢,購買更安全的產品。
面對種種有關「中國製造」的指責及批評,當然已有不少反擊聲音,指出由於中國與外國的產品安全標準不同,而外國買家又沒有執行嚴格的質量控制,沒有對內地的生產者進行認真調查,再加上很多指責是有背後的政治目的,所以才對中國產品惡意宣傳及打壓。
最近問題玩具商美泰公司也承認,許多產品的問題是設計的錯失,而與作為按合約生產的中國公司無關。
作為生產者的中國,大概已從連串事件中學到教訓:直到今天,「中國製造」打入世界市場的法寶仍然是低價,而要低價就要控制成本,但在沒有成熟有效的約束機制下,這種壓縮成本理念,最終會演變成問題產品的源頭。
究竟,我們對國貨有沒有信心?今年1月至8月,中國的出口增長率達到了27.7%,從這個數字上看,中國的對外貿易並沒有受到大的影響,儘管在國外發生了一連串涉及中國產品質量的事件,中國產品出口並未因此大受打擊,世界仍信任「中國製造」。
對於這種信任,我們不要讓它蒙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