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1月27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聲光透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Bob Dylan的不在場證據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1-27]
放大圖片

 ■電影《I'm not there》不單演員出色,原聲大碟的班底也陣容鼎盛。

 村上春樹曾撰文《靈魂廚房》,講述已故The Doors主音Jim Morrison對樂壇與文化的影響。村上認為,Morrison曾經帶來的衝擊,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連Mick Jagger跟Bob Dylan等殿堂級人馬都遙不可及…… 但比Morrison還年長兩歲的Bob Dylan,卻沒有想過要超越誰,因為他一直都不在這「比較」的現場,他只是透過筆下的曲詞,不斷地把自己重構。我們一直看到、聽到的,究竟是Bob Dylan嗎?

 有關音樂人的電影,自然少不了以該歌手的創作為據點的原聲大碟;而《I'm Not There》原聲找來多位資深及知名音樂人重新演繹Dylan的作品—正好配合電影的「重構」主題,難怪連封套上的標籤也要強調這點。參與樂手都是一籮猛人:Eddie Vedder、Yo La Tengo、Karen O、Charlotte Gainsbourg、Jack Johnson、Willie Nelson等等,不能說他們在音樂創作上都是受Dlyan的影響,但透過他們的「重寫」,樂曲都透出陣陣Dlyan那「存在的不在場味道」。

 如〈All Along The Watchtower〉的Joker與Thief怒吼對話、〈Highway 61 Revisited〉的公路味、〈As I Went Out One Morning〉的果敢憂愁、〈The Wicked Messenger〉的粗糙破碎、〈Maggie's Farm〉的鄉謠氣息…… Dylan那千面分裂的創作性一覽無遺。不過,「重寫」這玩法其實是最容易受攻擊的弱勢社群,你看部分人對《色,戒》的喜惡,就能感受當中蘊含的對抗性。

 文化,在不斷被濫用及重新賦予意義的這個年代裡,的確要某種堅持方可撐下去。

 恰如本片導演Todd Haynes,他最為人知之作就是2002年的《天上人間》,這回拍出實驗式傳記電影《I'm Not There》,瘋狂地以7位演員分別「飾演」(當然是以別的角色名字來包裝)Dylan這位搖滾詩人(包括蝙蝠俠Christian Bale、斷背牛仔Heath Ledger等等)。本片於64屆威尼斯影展奪得評審大獎,而Cate Blanchett更以「女版」Dylan勇奪最佳女主角。

 其實,這已不是Todd Haynes首次執導音樂傳記式電影,1987年他攝製過《Superstar:The Karen Carpenter Story》,講述已故木匠樂隊女主音Karen Carpenter的故事,不過,電影最終卻因Richard Carpenter告上法庭而無法見光。

 電影在港未知有沒有機會上映,好壞暫時難以定奪。唯一可以肯定Todd Haynes的實驗性沒有強行要建立一種推翻「主體」的推力。舉例說,光看《I'm Not There》劇照中Heath Ledger的造型雖明顯有「重構」Dylan《Blowing In The Wind》經典唱片封面之嫌;相對同一畫面在靚佬湯重拍美國版《Open Your Eyes》的《魂離情外天》(Vanilla Sky)時也有玩過,但感覺上卻誤把致敬變成笑柄—亦誠如村上春樹所言,當culture = counter culture = culture之時,隨之而來的「硬態度」也就變得毫無意義了。文:黃載言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聲光透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