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2月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聲光透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銀海四方談.光影舊話:從街坊到都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2-04]
放大圖片

文:羅 卡

 舊日同屋共住板間房幾乎是聲氣相通,一家兩口子吵架隔鄰房即有所聞,吵得厲害鄰人會過來相勸做「和事佬」。鄰家有人急病,也會「過家」問病,乃至籌錢為人送醫求治。隔籬鄰舍守望相助是人之常情。當然,居住環境差,同居也常起糾紛。一層樓幾伙人往往共用一個廚房、廁所,爭執在所難免。這些小市民在「公共空間」中的利益衝突和感情關係所構成的戲劇,在五十、六十年代的港產片中經常上演,出現了所謂「街坊鄰里悲、喜劇」這個次類型。五十年代的粵語片如《危樓春曉》、《十號風波》;國語片如《水火之間》、《一板之隔》、《喬遷之喜》;六十年代的粵語喜劇《一樓十四伙》、《樓下閂水喉》都是此中佳作。當然,港中合作在廣州拍攝的《七十二家房客》(1963)和楚原在邵氏重拍的《七十二家房客》(1973)更已成為經典。

 鄰居人家經常發生人際關係或人性戲劇(human drama)的地方是走廊、樓梯、門口或天井、廚房。王家衛仿六十年代背景的《花樣年華》就讓梁朝偉和張曼玉在走廊間徘徊,樓梯間相遇,街口、門口附近訴衷情,兩人相戀又形勢所禁遲遲未敢進入各自的「私人空間」。至於街坊、舊相識則往往給安排在街市、露天食肆和公共交通工具中碰面、交談,以至發展感情關係,由於這是上下班、工作消閒經常聚散的「公共空間」。吳回導演的《金蘭姊妹》(1954),幾個打住家工的自梳女在街市買菜時互通消息,也在此認識了不同的男人:雜貨店老闆、攤販、幾個打住家工的工人,從而走上各自的命途,主題思想是:社會地位被壓抑的女性要時刻警醒自強、互愛且助,免成為男性中心的剝削、受害者。王天林導、張愛玲編的《小兒女》(1963),尤敏和舊同學雷震在巴士中相遇,由於家中有兩小弟,更有中年喪偶的父親要照顧,環境和心理上都缺少「私人空間」,邂逅交談都多在戲院、遊樂場、街巷這些公共空間中進行,顯得侷促、壓抑,甚至尷尬。這些五、六十年代背景的影片,多少反映著經濟尚未起飛、父權當道的傳統社會中個人特別是女性,難以享有自由、發揮個性、爭取身份的困境。而在造型上往往是以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的交疊、擠迫、錯亂以突顯那侷促、壓抑的感情關係。

 七十年代以後大量公屋和私人樓宇建成,家庭各自擁有私自的單位,年輕人則各有自己的私隱乃至虛擬空間,社交活動常在辦公室、卡拉OK、酒吧內進行。港片已不再時興講街坊鄰里,代之而起的是寫辦公室內上下男女鬥法,娛樂場所內男女互溝、追逐,感情反覆的悲、喜劇,電影中的人際關係隨著社會的急轉而變得放任、飄忽,時空錯雜又不穩定。另一種新的人性戲劇正在這「亞洲國際都會」中進行。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聲光透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