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2月1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玩泥做磚成大師袁中平 金磚獨步 泥盆重生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2-12]
放大圖片

 ■本報上海新聞中心記者:吳嘉昊 實習記者:韋玉婷、曲鵬程

 用磚做獎盃,大抵是任何頒獎典禮所沒有的,而將於蘇州揭曉的、代表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項的第八屆「山花獎」,卻出人意料地採用了這一別樣獎盃。只因其製作人袁中平正是玩泥做磚的高手,他選用蘇州的千年澄泥,結合家傳百年的燒製工藝,運用吳門雕刻中透雕淺雕等手法,幾乎將蘇州悠久的民間工藝文化都鐫刻進了這座獎盃。

 現年37歲的袁中平已然是高級工藝美術師,當然他最為人稱道的並非做磚,他的家傳絕學乃是用這些千年澄泥做蟋蟀盆。

出身世家 五代傳承

 袁中平的家鄉蘇州市相城區陸慕鎮花南村,正是中國著名的「金磚之鄉」。當地出產的蟋蟀盆從明代起,就被朝廷定為「貢品」,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地都還藏有這裡生產的各式明清蟋蟀盆。

 而袁中平正出身於久負盛名的「蘇州府袁氏堂澄泥蟋蟀盆」世家。從同治年間他的太祖父袁泓石算起,曾祖袁桓順、祖父袁生達、叔父袁志良都是當地製盆的領軍高手,「御宣袁氏堂,藝術留傳長,事事相和諧,避邪又吉祥」,這首流傳在蘇州一帶的歌謠,說的就是袁家的蟋蟀盆。

叔叔傾囊 親授絕技

 在如此顯赫的家世背景下,袁中平卻沒有一絲刻意的炫耀,江南人特有的溫和細膩和經年累月與藝術的親近,令這位年輕的工藝大師有著一種處變不驚的從容,又飽含樸實的真誠,說到過往種種竟仍止不住會微微動情。

 作為「蘇州府袁氏堂澄泥蟋蟀盆」的第五代傳人,7歲時祖母袁阿招就向袁中平傳授了製盆的祖傳秘訣,而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卻是他的叔叔袁志良。這個與袁中平一樣喜歡鬥蟋蟀的叔叔,當時的技術已經冠絕全村,他手把手地把畢生絕技傳授給了袁中平。整個孩提時代,袁中平都是在與叔叔鬥蟋蟀和學做蟋蟀盆中度過的,與叔父的感情竟比父母更加深厚。

捨快求精 層次提升

 就在袁中平16歲那年,叔父卻因為一場事故突然離世,這對袁中平來說,不啻為晴天霹靂。而叔父當年常掛在嘴邊的話,「做簡單的盆只是為了養家餬口、適應市場,但做盆的藝人不能僅止於此,要做就要做出精品、做出藝術品來。」成為袁中平畢生努力的方向。

 「當時只是想要像叔叔那樣做一流的工藝人,到後來才發現精品化是這門手藝必然要走的路。」袁中平17歲時手藝已然十分了得,「那時我外號快手,別人一天做二三十個盆,我兩個小時就能做坯、刨光200個」。追求數量維持生計外,袁中平偷偷做了一些精品藏在家裡。沒想到上海客商看到一個便賣到50元,這令袁中平頓悟,大大激發了袁中平的創作慾望。

耐性創藝:「寂寞工作」傳人難覓

 小小蟋蟀盆中所凝結的創新和耐性的內蘊,著實令人歎為觀止,這就是袁家技藝傳世的根本。如何將手中的絕技適應這個時代並傳承下去,是袁中平反覆琢磨的大事。「做蟋蟀盆不像宜興紫砂壺、景德鎮瓷器那樣有專業化分工,一個人必須掌握全套工藝一百多道工序,一忙起來就成了『泥巴人』,從鳥叫到鬼叫,一刻也不得閒。」袁中平對此是很深有體會的,但卻樂於享受其中的樂趣,「我常在深夜做盆,一邊抽煙一邊聽聽古典音樂,在這樣的環境裡做自己喜歡做的東西,實在是一種享受。」

 但袁中平也深知,「做盆是個寂寞的活,要有鑽牛角尖的精神,而現在社會誘惑太多,年輕人少有能耐得住這份寂寞的了。」袁中平一早就培養自己的兒子,從基本的書法繪畫開始,並傳授一些製盆的基本工藝,但他15歲的兒子,卻似乎志不在此。談起這個,袁中平不無憂慮,卻仍沒有尋到好的解決辦法。

傳承創新:以磚「養」盆拓展市場

 現今玩盆的人也越來越少,在市場萎縮和傳人缺乏雙重危機下,袁中平毅然做了個大膽的舉動,改變生產模式和對象,自己開廠,藉著自家燒製金磚的工藝,生產各種金磚製品,以磚雕來養蟋蟀盆。

開廠授徒 傳承金磚技藝

 巨大的轉變給袁中平帶來的是始料未及的考驗,剛開始請了30多個工人,由於多是外行,他手把手地教授燒坯、製坯的工藝,有的吃不了苦轉行走人,有的掌握了技術跳槽。被頻繁的人員進出弄得焦頭爛額的袁中平,開始懷念起自己以前家庭小作坊時的無憂無慮。「光是房租和人員工資,每個月至少得花費數萬元」,不過,他並不後悔自己的「激進」,畢竟只有讓更多人學會這門技術,才能令祖傳的技藝代代相傳。

 袁中平把金磚雕刻成各種圖案,配上紅木架子,作為藝術擺件,款式有「一團和氣」、「十八羅漢」、「九龍杯」等數十種。由於他製作的金磚比起一般瓷磚的承重量要高出許多,既環保又考究,一些市民已經將之鋪進客廳、衛生間裡,當然造價不菲。而新近發明出來的「金磚書寫板」更是受到一眾書法愛好者的追捧,每套售價達到1,500元,為袁中平的蟋蟀盆事業積累了發展資金。

後顧無憂 鑽研泥盆藝術

 現在,每年袁中平還會花上幾個月的時間做一、兩個精品盆,繼續鑽研於最愛的蟋蟀盆藝術,而不必成天擔心生計問題。「如果死守老祖宗的本事,不積極拓展市場,民間工藝的陣地只能越來越小。」袁中平所走出的這條以金磚「養」泥盆之路,為廣大因缺乏資金而瀕臨滅絕的傳統手工藝,提供了借鑒。

 當今的社會中,傳統工藝也不得不面臨市場的考驗,只有在藝術鑽研和市場應對兩方面不斷創新,才有可能真正在這個社會中獲得傳承,並發揚光大。

蜚聲海外:畢生追求出手皆上品

 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袁中平拜吳門磚雕名師趙鳳雲學習雕刻技術。在此後的20年中幾經改良熟泥的成法,先後設計製作出了仿古盆、清水寬口盆、百子盆、麒麟盆、玉龍盆等新品,作品都為自創的新品、孤品,且以奇品見長,作品風格自成一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而且堅持「出手皆上品」。

寧願重製 不賣次貨

 一次,有批二萬元的貨在燒製時,盆圈和底部收縮率不當,買家提出降價賣,袁中平一口回絕,當即毀掉重製。

 「嚴、細、精、巧」的理念,使蘇盆這一傳統民間工藝在袁中平手上重獲生機,他的作品因此獲得了中國民間藝術的最高獎「山花獎」。

作品精美 海外聞名

 袁中平所製之盆,盆蓋與盆身相合絲絲抿縫,十分貼合。手感細膩潤滑,宛若處子肌膚,敲之隱隱有金玉之聲。若於盆中儲以清水,不一會,外壁便已經濕潤,可見其吸水透氣性之佳。更兼他在盆上施以書畫,精雕細刻,一個泥盆,經過袁中平的手便成為精美的藝術品,登上大雅之堂。其泥盆作品於海內外收藏界、藝玩界頗著聲名,為名流所賞識,被慕名而來的中國香港、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客商重金購去。著名作家馮驥才見後,愛不釋手,欣然題詞「詩質畫境」相贈。

精工細作:百道工序成就一個精品

 袁中平有一個傳說中的「中平密室」,網路上竟然還有泥盆玩家上傳的密室探秘視頻,足見其在業界的盛譽。在當地人帶領下,記者有幸探訪了這個「密室」。這裡陳列著的幾乎是袁中平畢生的心血,上百件磚雕、蟋蟀盆作品精美絕倫,無論是盆壁還是磚面,所書所刻所畫均反映了當地的民俗風情,光滑細膩的手感能夠觸摸出歷史的軌跡。

 蟋蟀盆是名副其實的雅玩,製盆要經選土、做細、陰乾、浸泡、篩濾、沉澱、煉泥、製坯、晾乾、烘焙、燒製、冷卻、打磨、雕刻等工序,半年時間方能製成一隻精品。

 袁中平泥盆的獨到之處,在於他在三十多年把玩泥土中總結出來的這百多道工序。既需要力氣耐性又要像刺繡一樣精心加工。煉泥就是個力氣活,必須用腳踩,哪怕天寒地凍,袁中平都是赤著腳,像揉麵粉一樣反覆踩踏。15公斤泥土就要踏1個鐘頭,這樣揉捏,泥質均勻,黏韌似膠,燒製而成的蟋蟀盆才有金聲玉質。而製坯則是細心活,要有極好的眼力,絕不可留有絲毫氣泡。有時須借助高倍放大鏡檢查,將任何細小的氣泡,用細針一一挑破,直到內壁真的如鏡面般光滑為止。而後入窯燒製就純粹憑經驗了,窯溫火候全憑行家經驗隨時掌握。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