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報駐浙江記者何暉、茅建興、通訊員俞晶14日電】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一般貿易進口「錶殼用貴金屬或包貴金屬製成」的高檔手錶1萬隻,同比增長22%。而偵查獲取的證據表明,同一時期流入市場的「走私名錶」卻達2-2.5萬隻,是正常進口手錶量的2倍。消費的旺盛需求和相對偏少的供應量之間的矛盾由此可見一斑。
疑犯香港某鐘錶公司的楊某表示,不少瑞士名錶的生產廠商在授權給經銷商時,往往會限定各型號手錶的銷售範圍,而這個範圍又常常不包括內地市場。本案中查處的部分「勞力士」、「卡地亞」、「歐米茄」等名錶的款式並未引進內地銷售。看中這些款式名錶的人,除了去香港購買,往往只好「惠顧」走私貨。「這些內地沒有賣的款式走私進來後賣得特別好。」
渠道混亂水貨氾濫
除此之外,奢侈品在銷售渠道管理方面的混亂也讓走私「有機可趁」。據業內人士介紹,名錶生產廠商通常會在香港設立亞太地區管理中心。這些管理中心或者在內地設置大陸總代理,或者直接在內地開設店舖。由於內地總代理只有一個,二級代理商又往往集中在直轄市、省會城市等大城市,像台州、金華等有奢侈品消費需求的內地二線城市則很少有正規的銷售渠道。
據了解,要獲得名錶的代理資格門檻不低,必須是多年從事手錶銷售,有一定網絡和市場基礎,資本金雄厚,還得通過總公司的層層考核。二級代理商間的競爭也非常激烈,有些代理商因此隨意發展「下線」,這些「下線」在市場衝擊下很容易就與走私者妥協。而一些商場專櫃,由於出租管理不嚴格,「有錢就租」,也給走私手錶的銷售大開了「綠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