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兩年前一場港大醫學院冠名風波,把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及港大校長徐立之拉上關係。徐校長在《傑出華人系列》中,談到自己對「冠名風波」的看法,又向記者披露自己說服善長捐錢予港大發展的「噸厚」說服力。而《傑出華人系列》今日播出的〈李嘉誠專訪〉,也談到自己接受「冠名」的原意。
今日再抉擇 仍堅持冠名
李嘉誠在節目中細說,自己最初以李嘉誠基金會名義捐款10億元給港大及接受冠命,原意是澄清外界誤解他只支持內地慈善事業,同時希望吸引更多社會人士捐助本港教育發展。一番好意卻引發軒然大波,見慣風浪的李嘉誠笑看風雲,說:「我在55個國家及地區共有26萬個同事,如果要生氣,那很多事都會令我生氣。」
徐立之在《傑出華人系列》的訪問中亦追憶了這段插曲,坦言自己撫心自問「沒有做錯」,因外國以捐款人士冠命的情況普遍,且有校友反對也非新鮮事,「只是在外國不會成為新聞」。倘今日再作抉擇,他仍然會堅持昔日決定,但可能會多做一點諮詢工作。
笑言夠「噸厚」 誠意贏信任
在學術上,徐校長被形容是未來10年內,最有機會問鼎諾貝爾醫學獎的首位華人科學家之一,在管理上,他亦成功帶領港大登上「世界大學排名」的第18位,而其籌款能力亦十分強。他的同事「踢爆」,有一次隨他到一位善長處勸捐,徐校長談了15分鐘,「令我差點睡著」,卻令善長慨然答應即時捐出1億元支持他的計劃,故形容他大概是其「敦厚」贏得信任。
對此,徐校長笑說:「不錯,我(的身形)的確是『噸厚』。」隨後他透露其籌款秘訣,便是「不能兩手空空」,例如要為某項計劃籌款,該項計劃必須是有基礎的,就「只欠東風(錢)」,善長才會有信心捐獻。
■本報記者 曾少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