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2月2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戲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戲曲視窗:聖誕日隨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2-25]

葉世雄

 今日是聖誕節,依隨西方習俗,未曾招呼,先說一聲「聖誕快樂」!本來梨園子弟演出很少和「聖誕」扯上關係,但從前年起,香港電台第五台總被編排在聖誕節到工展會演出,活生生的例子是今日下午二時至三時,工展會的舞台便會上演《歡欣聖誕日戲曲天地——群星樂聚嘉年華》,除紅伶李龍、胡美儀、陳嘉鳴、陳鴻進獻唱名曲外,監製陳婉紅還有搞鬼之作,請來細女姐任冰兒教觀眾推車,並即場讓觀眾一決高下,爭奪豐富獎品。

文千歲到伯利恆唱聖詩

 其實要學推車,最方便是上香港電台《戲曲天地網》,只須找到細女姐的示範片段,在家裡一手拿著地拖、一手拿著掃帚,苦練一兩小時,必有所成。但若論今年粵劇老倌參與聖誕活動的一等大事,則莫過於文千歲和梁少芯到伯利恆演唱粵曲聖詩。華哥文千歲受太座感染,信奉基督教,變成一位非常虔誠的教徒,相信今次聖地之行,必有另一番體會。

 談起聖誕節,不期然想起《萬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 ,它和《毛髮》(Hair)將搖滾樂帶進了音樂劇,是西方音樂劇在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重新尋找發展方向的重要作品。細想起來,西方音樂劇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已經歷過多次的變化。二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是百老匯式音樂劇的天下,著名作品有《國王與我》、《仙樂飄飄處處聞》、《窈窕淑女》、《夢斷城西》等,標誌著音樂劇進入成熟期。到了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西方社會動盪和反傳統的風氣,催生了搖滾樂音樂劇。七十年代,受到電影的衝擊,作者拋棄以劇情為主的寫作,推出了以概念為主導的音樂劇,將電影剪接的手法帶進音樂劇。到八十年代,百老匯音樂劇的鋒芒被來自倫敦的大型音樂劇所蓋過,這時期的音樂劇以通俗的劇情及高成本的舞台特技和華麗的佈景見稱,作品如《貓》、《歌聲魅影》、《悲慘世界》和《西貢小姐》等成功地將音樂劇全面商品化,紐約和倫敦的劇院吸引了大量的觀光客,世界各地亦有劇團在演出這些劇目。但大型音樂劇的創作熱潮因為製作成本過高,到了九十年代沒法獨立經營,只好尋找財團的支持,於是有改編自迪士尼動畫的《獅子王》和《美女與野獸》出現在音樂劇的舞台。大家可能會問為何一種新的舞台表演藝術在過去大半個世紀竟然出現至少五、六次的改革呢?這和它產生的背景有莫大關係。 (談現代戲曲音樂劇 之二)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戲曲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