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2月2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錯帖誤人 呼喚網絡法規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2-26]
放大圖片

 ■今年10月,陝西省林業廳公布野生華南虎照片,立即引來照片真實性的質疑。

 隨著網絡逐漸成為公眾自由發表意見的平台,一些不實、偏激的言論也同時出現,誤導網民,干擾當事人的正常生活。為此,專家呼喚理性回歸。

 今年年初,名為「史上最惡毒後媽把女兒打得狂吐鮮血」的圖文帖子曾引起軒然大波,文中所指的後媽陳彩詩在網上迅速被千夫所指。但後經證實,小女孩患有凝血功能障礙等多種疾病,身上的傷並非是外力擊打所致。

 四月,一組「北大女生國外裸奔」的圖片在互聯網上流傳,帖子稱裸奔的年輕女子是一位北大碩士畢業生。這場因謠言而起的網絡風暴愈演愈烈,迅速波及內地近千家論壇。位於風暴中心的這位女生被迫從國外大學休學,回國維權。

匿名制利胡亂發洩

 更有甚者,作為中國深空探測重大突破的「嫦娥一號」也受到網絡謠言傷害,個別網民質疑「嫦娥一號」衛星發回的第一幅月面圖像造假,並指跟美國衛星兩年前拍的幾乎一模一樣,這個言論迅速在全世界傳播開來,驚動了中國航天界高層專門闢謠。

 南昌大學新聞系副教授許亞荃認為,社會轉軌期一些人存在著煩躁、鬱悶、失落甚至憤怒的心態,匿名制的網絡成為人們釋放這些情緒的平台之一。

 而律師王枚顯則呼籲,政府要和網絡媒體一同努力,建立起一套合理的網絡規則,劃清言論自由與侵權的界限,對侵犯個人名譽權等權利的網上言論,應該有一套有效的監督機制,使侵權者不能逃脫應負的法律責任。網媒對發帖信息真實性的審查也應提上議事日程。

 清華大學傳播學者周慶安認為,網絡帶來的消極因素,還可以在自我分解和自我修正中得以降低甚至規避。

 比如,當初所謂「史上最惡毒後媽」風靡網絡後被證實為虛假炒作,以後再有類似的傳聞就很難形成氣候。「隨著網民素質的逐漸提高,網絡發揮積極影響的作用會更加明顯。」

中國網民日趨成熟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中國網民總體上正在逐漸走向成熟,即走向網上文明,近期的華南虎照片風波中網民表現出的理性與成熟即是一例。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以嚴謹的態度冷靜地調查取證,拍照片、上傳照片、製作對比圖、尋找其他年畫、尋找年畫生產商,將可能獲得真相的方方面面一點點呈現在網絡上。網民的熱情和效率具有一種感染人的力量,這與很多人印象中網上只會攻擊謾罵大相徑庭。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