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極目遠眺氣勢恢宏的蒙山大佛。本報記者羅社管 攝
據史書記載,北齊年間,修建蒙山大佛時,北齊政權僅僅存在27年,雕刻大佛就耗時長達25年。歷史上的蒙山曾經是松柏參天、溪水潺潺,古開化寺、甘泉寺、北漢皇帝劉繼元避暑宮等建築掩隱於青山綠水之間,是有名的佛教名山和避暑勝地。毀於元朝的蒙山大佛不僅在佛教文化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歷史上的地位也舉足輕重。元代以後,蒙山大佛神秘「失蹤」。
如果說,是歷史的積塵曾把蒙山這座真佛虛掩數百年。那麼,抹拭輕塵讓大佛獲得重生的各界人士,則永遠是我們應該記憶的面孔。
王劍霓 這位年逾80的老人,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對蒙山大佛的探尋。1980年10月,55歲的王劍霓被抽調參加全國地名普查,再上蒙山,最終發現了刻有五代劉知遠《重修蒙山開化莊嚴閣記》的殘碑,從而最先與大佛結下世緣。之後身為區政協委員的他每次開「兩會」,都要提交開發保護蒙山大佛的議案。
李晉祥 一位熱愛文物古跡的老人,1995年從山西省公路局退休後,憑幼時父輩講述的關於蒙山大佛的傳說,幾經周折、艱苦探訪,歷時兩年終於在人跡罕至的山頂找到了蒙山大佛石刻遺痕。2005年8月,他投向國家文物局的信件被轉至山西省文物部門和太原市市長辦公室,隨即加大了對大佛的保護和開發力度。
李海恆 原太原市政協主席,極為重視有關蒙山大佛的提案,積極籌措資金,組織文化界人士調查、搜集、撰寫、整理蒙山大佛文稿,呼籲社會各界有識之士關注大佛。
范世康 太原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晉源區委第一任書記,更是多次上山考察,遠赴北京邀請專家研討、論證,呼籲搶救蒙山大佛。
申維辰 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被稱為大佛拭目者。本著文化強省強市的政策,他同市長張兵生等一眾人等普遍認為,一個沒有文化的城市就是沒有靈魂的城市,決心抓住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難得機遇,挖掘深厚歷史文化底蘊,開發文化產業,提升「軟實力」,叫響、叫醒蒙山大佛。
孫雪 北京京順房地產開發總公司董事長。她與蒙山大佛結緣後,曾36次往返北京太原,邀請高層專家學者,深入考察論證,探討揭開蒙山大佛神秘的面紗,徹下決心,投巨資予以開發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