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月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教育自由講:校本評核非萬應靈丹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1-02]     我要評論

曹啟樂 上水風采中學校長

 考評局前秘書長姚培德退休前接受傳媒訪問,表示校本評核爭議未息是他任內唯一遺憾,指教育界把每班人數、資源等與校評綑綁在一起,但這些根本與評核本身無關,又說解決這些問題非考評局職責。我想他說的是實情;然而校評的實施就一定會觸及資源問題,這是當局不能迴避的,如姚培德要怪責,也許應把矛頭指向當時的教育部門決策人,而非提出意見的教育界。

牢騷不能代替論證

 姚說本港校評已行了30年,不明白業界為何反對。其實教育界的意見表達得很清晰,過往校評只是小規模進行,包括高考的理科及會考的技術學校(如電腦)與藝術科(如視藝)等,考的是非紙筆試能取代的項目,加上每班只有十多二十人,自然行之有效,且理據充足,例如沒有人懷疑理科要考實驗、視藝科要提交作品集,但考評局現要推出的是「一刀切」,每科俱行校評,就變得於理不合了。最明顯的例子是數學科,連姚也承認若在試驗階段發覺不可行,數學科或可免役。假如我們認同要先試驗後實行的話,為何其他科沒有試驗計劃呢?要在所有科實施校評,予人感覺是為校評而校評,欠缺說服力。

 姚更在沒有實質證據下誇大校評功能,說如在數學科實施校評,香港學生在國際學生評估(PISA),數學科表現定會提升。事實上在外國並無數學科校評經驗可依循,又怎能武斷地說校評會提高本港學生成績呢?這又是否一位學者、考評專家的應有論說態度呢?

校本自決最可取

 校評問題至今爭議不絕的原因包括:理念不清、論證不足、資源欠奉、大學入學率偏低導致校評風險極高……總的來說是教育界對此沒有共識,贊成與反對者各佔一半,如當局仍要強行實施的話,業界反彈力度難料,因此早前孫局長透露會檢視這項政策,是切合時弊的,也反映了局長的洞察力。

 姚指出考評局期望在3月前為所有科目的校評定案,這是不切實際之舉,肯定不會受到業界歡迎,也違反了局長的意向。我認為,一個較可行的,能兼顧不同意見的方案就是「校本自決」,即中學經由校董會議決,可選擇在什麼學科參與校評。過去兩年,考評局容許學校在中、英兩科自行選擇是否參與校評,行之有效,為何不能延續下去,並擴展到其他科目上呢?如考評局對校評充滿信心,那麼將會有越來越多中學選擇參與,這總比強迫業界必須執行為佳吧。願考評局新領導層三思。

相關新聞
港深兩地市民 假日換城消費 (圖)
往深圳消費個案 (圖)
港人北上:圖個「豪買」的感覺 (圖)
往香港消費個案 (圖)
北人南下:要的是「質量保證」 (圖)
龍鳳嬰兒搶閘 同在零時降生 (圖)
良緣擇吉日 元旦締鴛盟 (圖)
元旦冬泳賽 兄妹同奪冠 (圖)
寒風磨意志 逐浪戰癌魔 (圖)
59%港人滿意2017普選特首 (圖)
多數市民尊重人大決定權 (圖)
民建聯將在立會動議 爭取落實選舉「決定」 (圖)
193萬人睇工展 生意破億 (圖)
120部高清電視 首兩周售罄
工展小姐出爐 (圖)
360贏回信心 元旦近9千人乘搭 (圖)
古典樂元老紀大衛 串燒式撞車傷老翁 (圖)
古玉換繩招祝融 壽星焚珍藏 (圖)
涉除夕「狂莽駕駛」 的士司機獲保釋
東廊房車翻側 女司機受驚失憶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