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月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同一血源血小板 曾輸病童無感染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1-07]

 【本報訊】據了解,市民捐血後,血液會分離為紅血球、血小板及血漿,紅血球會儲存於攝氏4度的環境,血小板的儲存溫度是攝氏21度。在香港,每包紅血球不會進行細菌測試,一般可儲存42日;而血小板則會進行細菌測試。消息指,今次出事的血包已通過有關測試,血小板也輸予一名兒童,他並沒有受到細菌感染;同一血源的紅血球則儲存20多日後,輸給今次的肝病病人而肇事。

 因此,消息指,由於該包血小板並沒有驗出細菌,醫管局不排除其紅血球血包在儲存、運送過程中,又或者血包有微型的損毀,受到環境污染,當局正從以上方向進行調查。

 今次屯門醫院發生輸血感染細菌事件屬十分罕見事故,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高級醫生李卓廣解釋,根據醫學文獻,輸血(紅血球)而感染細菌的風險,只有3萬至5萬分之1的機會,不幸感染而產生不良反應的機會約為50萬分之1,引致死亡更只是百萬分之1的極微機會。

輸血致死率僅百萬分一

 屯門醫院醫學微生物顧問醫生郭德麟表示,英國由95年至今,一共有33宗因輸血感染細菌的個案,當中有8宗死亡﹔而本港以往從未發現因輸血感染細菌,故今次屯門醫院事件實屬罕見。

 李卓廣表示,肇事血包究竟如何感染細菌,真正原因仍在調查中,但可能的原因包括捐血者有腸胃病或感染病、捐血者皮膚有傷口、所收集的血液沒妥善處理等。他強調,輸血服務中心有一套嚴謹的血液收集程序,包括嚴格篩選捐血者,並在輸血前為捐血者作嚴格的皮膚消毒,然後把捐血者首30毫升血液分流及進行化驗,再為血製品(血小板)進行細菌測試,通過後才會送往醫院的血庫。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