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月8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亦有可聞:中國的「雅語」與外國的「客廳語」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1-08]

濟 貧

 我國古代的上層知識分子在交談時,往往愛採用一些特殊的用語,即所謂「雅語」,以表示他們跟下層的勞動群眾有別。據說,曾有這樣一個笑話:有一個人去拜訪一位朋友,他穿了一件很講究的新袍子,可是主人不在家,他只好坐下來等候。忽然,一隻老鼠爬出來,打翻了近旁的油瓶,把油潑到了他的新袍子上,弄得油漬滿身,心裡正十分惱火,而恰在這時,主人回來了。於是,他壓住火氣,強笑著道:「鄙人坐在貴室的寶樑下面,因一時疏忽,驚動了尊鼠,尊鼠跑動時打翻了令油瓶,裡面的貴油,灑在了小可的敝衣上面,因此,鄙人在尊駕面前露出了醜態,請尊駕海涵,海涵!」

 這個故事的真假,我們不得而知,可是這種「雅語」則是確實存在的,在舊社會還使用得相當普遍。例如,對別人要稱「尊、貴、令、大、寶」等;稱別人的愛人為「尊夫人」,稱別人的母親、兒子、女兒為「令堂、令郎、令嬡」,稱別人的店舖為「寶號、大號」;而對自己則常常稱「賤、鄙、敝、小」等;稱自己的愛人為「賤內」,稱自己的家為「敝舍」,稱自己為「鄙人、小可」,稱自己的兒子為「小犬、犬子」。同時,有一些知識分子往往還用割取「經書」詞語的方法,來造成這種特殊的用語。例如孔丘的《論語》中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話,於是就稱三十歲為「而立之年」,稱四十歲為「不惑之年」……等等。今天的青年人,對此也許會感到驚異不解了。

 「雅語」,是階級習慣語的一種。為了表示客氣和謙虛,有限度地使用幾個,有時也還是需要的。例如,一位新學生上大學去,問一位老教授:「老師,您貴姓?」這比直截了當地問:「老師,你姓啥?叫啥名字?」那是要好一些。否則,話語說得似乎有點粗野了。當然,大量地追求這種用語,想以此表現自己的「高雅」,那在今天將是適得其反,使人感到陳腐、寒酸、討厭了。

 在外國,情況也差不多,他們有一種所謂的「客廳語」(音譯為「沙龍語」)。例如,法國的上層人物有的把日曆叫做「將來的記錄」,把森林叫做「鄉村的裝飾」,甚至女主人招呼客人入座時還說「請您滿足這把想要擁抱您的椅子的願望吧」,真是「高雅」得使人失笑。俄國作家果戈理的小說《死魂靈》中曾有這樣一段描寫:「N城的貴婦們像彼得堡的貴婦們一樣,在措辭用語上都是非常謹慎和文雅的。她們從來不說:『我擤了擤鼻,我出了汗,我吐了痰。』而是說,『我輕鬆了一下鼻子,我用了用手帕。』在任何情況下也不會說:『這隻杯子……有臭味……』,而說:『這隻杯子有毛病。』」

 從數量上看,跟全部詞彙相比,這不過是大海之一滴;從結構上看,則並沒有其特殊的基本詞彙、語法規則和語音系統。因此,它並不是一種獨立的語言,更不能改變語言的全民性質。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