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廣東省河源市迄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是客家人開發嶺南最早的地區之一。1988年1月7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市。現轄源城區、東源縣、和平縣、龍川縣、紫金縣、連平縣,面積1.58萬平方公里,人口340萬。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 于濱、吳海曲
新年伊始,廣東省河源市到處鮮花盛放,彩旗飄揚,一片歡慶祥和。從前天(7日)起,該市就在舉行系列文化經貿活動慶祝建市20周年,據悉活動將持續到明天(10日)。河源建市20年,已由昔日封閉落後的山城變成了今天城市增長競爭力排名全國第四位的新興城市,其經濟社會的巨大變遷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做了最好的詮釋。
20歲的河源,青春洋溢,生機勃勃,先後被評為「全國衛生先進城市」、「全國環境綜合治理先進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港澳及海外華人心目中最適宜居住和創業的城市」、「全國生態環境保護最佳範例」、城市增長競爭力排名全國第四位、中國最有魅力城市200強第14名、「全國雙擁模範城」、「廣東省文明城市」、「廣東省園林城市」。現正全力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
圍城變通途 融入珠三角
20年來,河源市累計投入192.3億元,新建、改建國、省道1,576.1公里,改造縣通鎮公路3,212.3公里,建設村道硬底化4,547.3公里,建成高速公路共232公里。從20年前沒有一寸水泥路、鐵路和高速公路,到現在境內有廣梅汕、京九兩大鐵路和惠河、梅河、粵贛三條高速公路,昔日的偏僻山區變成了粵東北陸路交通樞紐,全面融入了「珠三角兩小時經濟生活圈」。
和1987年相比,目前河源市的面積擴大了5.4倍,有7大橋樑、幾十條街道和一批大型商場購物中心,還有眾多高檔酒店和許多大型住宅小區。創建省級以上學校17所,完成老區希望小學改造項目學校292所,新建和改造中小學校510所;輸送大專以上學生95,331名。建設了一批大型文體設施,發展了客家特色文化,保護了古邑的歷史古跡。龜峰塔被列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紫金花朝戲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連平「忠信花燈」被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恐龍蛋化石館藏量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河源被授予「中華恐龍之鄉」稱號。
環境四連冠 「萬綠」不虛傳
20年來,河源市實施廣東省「十項民心工程」,推進新農村建設,建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東源縣大往村被評為「全國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先進村」,千村脫困政策獲「第二屆中國消除貧困獎政策獎」。
該市連續四年在全省環境質量考核和珠江綜合整治考核中獲得雙優秀。全市江河水質全年保持國家地表水Ⅰ—Ⅱ類標準,空氣質量全年保持在一級水平,森林覆蓋率達69.7%,萬綠湖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唯一授予「中國優質飲用水資源開發基地」稱號。目前共建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7個、省級以上森林公園2個,河源市並被評為「全國生態環境保護最佳範例」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