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藺廣凱、胡進 通訊員賴南坡、蔡明清、黃媛
沒有戰火,只是一場持續近月的紛揚雪花,卻輕易令鬱鬱蔥蔥的森林成片倒塌,將粗如水桶的百年老樹連根拔起,讓大量動物、鳥類倒斃荒野。今個冬天的罕見雪災,除了讓太多人的新年過得格外艱難,對整個中國的自然生態來說,同樣是一場生死考驗。在素有「物種寶庫」之稱的廣東韶關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的恢復至少需要30-40年時間。
春節前,一場80年一遇的雨雪及低溫冰凍天氣襲擊粵北地區,造成山區林業大面積受災。據統計,目前僅南嶺保護區就有95%的林木被毀,整個南嶺經濟損失超過30億元。
毛竹爆裂 似放煙花
「它是溫帶動植物最南端的最後避難所,也是熱帶亞熱帶動植物的基因寶庫」,在專家眼裡,南嶺珍貴無比;在普通市民眼裡,南嶺同樣為珠三角的生生不息提供了一片陰涼。
然而,一場雪災,卻似乎在一夜之間,改變了南嶺群山的面貌:在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保護區,整個山頭的杉木林被削成一根根「電線桿」,國家級保護植物南方紅豆杉、三尖杉也未能幸免於難;乳陽大頂山一帶的群山,居然一片斷樹殘枝,大樹像牙籤般一根根插滿了整個山頭;在仁化一帶,部分山頭完全被剃成了光頭……
南嶺保護區居民說,以前滿山皆碧的毛竹,在過年前後那幾天,昔日圓實的竹筒裂成一片一片,發出放煙花時的卿啪爆裂聲。而在天井山林場,一根細如牙籤的樹枝,竟然掛著手臂粗的冰掛。
水鹿外逃 狐狸餓斃
樹木的破壞是可以見到的損失,但是南嶺更多的損失也許是人們看不見的。專家透露,雪災中凍死的動物無法統計,人類見到的動物屍體只是其中一部分。他們前幾日進山查看林木的時候,一路上發現有「廣東省鳥」白鷴、環頸雉等珍稀鳥類的屍體,以及水鹿、黃麂、蘇門羚等珍稀野生動物下山覓食的蹤跡。
在韶關仁化地區,又飢又凍的深山水鹿為了覓食求生,不得不逃出空空如也的深山老林,白面狸、狐狸、白鷴等一些深山鳥獸,在逃出冰雪封凍的大山途中,最終餓斃郊野。
原來三步一鳥聲,五步一麻雀飛的優美景色早已不見,在乳陽林場一個來回,總共3個多鐘頭,就只見到一隻飛鳥,聽到一次鳥聲,死一般的寂靜是乳陽林場的真實寫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