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胡明、趙鵬飛、熊君慧、張蕾
南中國的一場風雪,令許多本就已面臨關廠、縮編的中小型港台資企業,特別是從事加工貿易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雪上加霜」,缺工缺電、運輸受阻、物價上漲、交貨延遲「四面楚歌」高奏。一些企業開始縮小規模或不接單,而東莞一些企業更索性節後開工第一天就關門。由於營商環境突變,珠三角工廠的隱性倒閉潮提前出現,有港企更是憂慮今年5、6月份,將可能出現企業「排隊」執笠潮。
突如其來的雪災,致使內地多個地區電塔倒塌,電網至今仍在搶修中。隨著節後珠三角地區港台企陸續開工,原本用電緊張的珠三角再次告急,電力缺口巨大。以東莞為例,今年2月13日至18日,最高負荷達550萬千瓦時,缺口200萬千瓦時。
「開四停三」限電增成本
19日起,東莞緊急啟動「抗冰救災」期間應急錯峰Ⅲ級預案:工業專變客戶由原來「開五停二」改行「開四停三」,即一周開工4天,停工3天。
對此,港企JARDEN大中華區董事長廖煥輝博士表示「可以理解」,但他坦承,企業因此不得不獨自面對生產以及成本上漲的困境。「現在只好自己發電,但也只能保障重要生產環節用電,無法開足馬力生產。」
他無可奈何地說,現在發電用的柴油一噸都在100美元以上,單用電成本就上漲了兩成,而且很難達到當地環保生產要求,已不得不縮小生產規模或少接訂單。
在東莞清溪鎮的大成五金製品有限公司,由於工廠許多照明用電關閉,車間內一片暗淡。公司總經理陳忠壽說,工廠目前為彌補自己發電不足,已將許多道生產工序分開到白天或晚上。
此外,京珠高速等多條南北交通要道因雪災癱瘓,還導致民生、工業原材料無法運輸或延誤半個月甚至一個月,工廠交貨不得不延遲。工廠由此需支付賠償金,企業成本也因而增加。
原料遲到 交貨違約遭罰
深圳台商協會會長黃明智表示,春節之前,許多企業的原材料都還在北方,雪災使得生鐵、乙炔等很多材料一個月後都無法運抵珠三角,春節後企業面臨原材料短缺、工人開不了工、向外商的交貨時間也必定遲一個月左右。
「如果按合同繳納違約金,企業將蒙受巨大損失。所幸在行業有較好口碑,客戶也理解內地這次經歷的風雪災害,同意延遲無需賠償」,黃明智慶幸地說。而其他運氣不好的企業,則至少多支付了數十萬的違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