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3月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學漫步:唐代詠物詩之雙璧--蘇味道與李嶠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04]

黃志強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

 漢代的蘇武、李陵,為論者並舉,由來已久;初唐詩壇,蘇味道與李嶠齊名,時人亦以「蘇李」合稱。蘇味道為蘇軾遠祖,9歲能文,19歲登進士第,武后時,累官至鳳閣鸞臺三品,屢居相位,苟合取容,遇事依違兩可,時人號為「蘇模棱」。其詩今存者凡16首,當中詠物詩約佔三分一,以善於用典見稱,有〈詠霧〉詩如下:

氤氳起洞壑,遙裔匝平疇。乍似含龍劍,還疑映蜃樓。

拂林隨雨密,度徑帶煙浮。方謝公超步,終從彥輔遊。

 霧氣從山溝飄起,在邊遠之地、平原之上擴散開來,乍看恍似金劍,如飛龍般在空中舞動,時而又似樓臺亭榭建於仙山之中。相傳葛天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製之,以為劍鎧,能興大霧。故詩人於此以劍喻霧,實具匠心。第五、六句寫霧氣於山林幽徑之間,挾雨而至,隨風飄浮。末聯則言霧海之中,巧遇古人,如幻似真。漢人張公超篤好道術,能為五里霧,詩人剛與張氏辭別,又與晉人樂彥輔同遊。《晉書》載樂氏性沖約,寡嗜欲,識見清明,「若披雲霧而睹青天也」。作者之巧於用典,於此可見一斑。

文辭雅麗 典故贍富

 李嶠與蘇味道同為欒城人,少有才名,歷仕高宗、武后、中宗、睿宗四朝,數度為相。邕、嚴二州僚人作亂,受命監軍進討,親入洞內勸降。文治武功,多有建樹。其詩集收錄詠物詩120首,分乾象、坤儀、芳草、嘉樹、靈含、祥獸、居處、服玩、文物、武器、音樂、玉帛12部,每部10首。集內〈詠鳳〉詩云:

有鳥居丹穴,其名曰鳳凰。九苞應靈瑞,五色成文章。

屢向秦樓側,頻過洛水陽。鳴岐今日見,阿閣佇來翔。

 丹穴乃鳳凰之居所,此鳥翎毛五色雜陳,形成圖案,象徵祥端。秦樓上,穆公女與蕭史吹蕭之處;洛水之陽,周公、成王建都之地,皆常喜見鳳凰蹤跡。今見鳳凰鳴於岐山,實乃有王者興之吉兆。末句用黃帝時,鳳凰巢於阿閣之典,暗喻大唐天子為仁君,故當有神鳥來集,慶賀吉祥。全詩句句緊扣主題,而未落俗套,誠為五律之傑作。李嶠又撰有〈詠龍〉詩一首:

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

帶火移星陸,升雲出鼎湖。希逢聖人步,庭闕正晨趨。

 詩的開首寫遊龍如雛鳳般,含美質於體內,故能燭幽照物。第三至六句為聖君盛世之頌辭,渭水乃西周王畿所在,河圖乃聖君受命為帝之象徵,「移星陸」一句指龍帶火遊於天宇之間,「出鼎湖」句則寫傳說中,黃帝鑄鼎於荊山之下,鼎成後有蒼龍至,迎黃帝升天。末聯道出龍為當今天子瑞應之物,人臣理當趨赴宮闕,朝拜君王。此詩文辭雅麗,典故贍富,極宜細讀。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