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3月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兩會看神州之寧夏•寧夏 600萬百姓攜手 欲奪改革單項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05]
放大圖片

本報駐寧夏記者:王尚勇、郎宏偉 實習記者:黃穎

 自古「天下黃河富寧夏」。有「塞上江南」之美譽的寧夏,近年藉著西部大開發的強勁東風,大力實施開放戰略,積極開展東西部合作,形成了新的發展局面。2008年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也是全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開局之年,這一方土地上的600萬民眾正同心協力,欲爭全國改革發展「單項冠軍」。

 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寧夏自治區主席王正偉是一名寧夏土生土長的少數民族幹部。在新一屆政府首次全體會議上,他向全區600萬人民莊嚴承諾,「一年一個新台階、五年實現新跨越」,用實實在在的工作和業績做出回答—本屆政府是大有作為的政府,是不負黨和人民重托的政府,是能夠團結帶領全區人民幹一番轟轟烈烈大事業、造福一方百姓的政府。

 實現跨越式發展,眼界、創新極為重要。王正偉指出,各級領導、幹部要把工作放在大局中、整個西部乃至全國去考量,跳出部門、行業、寧夏看問題。寧夏雖小,在全國拿「團體冠軍」比較困難,但完全可以爭「單項冠軍」,發揚「小省能辦大事」的精神,趕學比超,敢為人先,力爭更多的工作在西部乃至全國有位次、出經驗。

工農並舉迎50大慶

 寧夏深處中國內陸腹地,不沿邊不沿海,缺少地域區位優勢,但資源優勢突出。200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的關鍵年,要實施新突破,實現大發展,興工強區、發展優勢特色農業是寧夏的必由之路。

 寧夏政府提出,要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又好又快建設寧東(太陽山)基地,以大項目的開工投產為重點,完成投資超過200億元;加強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建設,制定扶持五大優勢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投資100億元啟動新一輪企業技改計劃,抓好30個續建和43個新建工業項目;狠抓節能減排,推進十大節能工程,落實三大減排措施,所有電廠建成脫硫設施,所有造紙骨幹企業建成鹼回收裝置。

 在農業上,寧夏提出要加快優勢特色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在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的基礎上,突出抓好十大特色產業培育和產業化經營;增投2億元,力爭新建設施農業30萬畝;完成山區危窯危房改造一期工程和川區沿高速公路兩側120個村莊綜合整治任務,解決30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撥款10億免教育債

 此外,寧夏政府還特別關注民生,其中特意安排9.3億元資金,全部化解義務教育債務,提高基礎教育水平,加快發展職業教育。

 更增加社保、就業、住房、公共衛生等專項資金,實施10項民生計劃,開展全民創業活動,完成7.7萬人的生態移民和270個村的整村推進扶貧開發任務。

4年內實現跨越式發展

 寧夏正奮力實現跨越式發展新目標,到2012年,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地區生產總值力爭翻番,跨過1,500億元大關,人均超過20,000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翻番,超過15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翻番,達到1,200億元;工業增加值翻番,達到750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翻番,達到30億美元。實現發展方式新轉變。科技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5%。現代農業紮實推進,新型工業化步伐加快,現代服務業全面發展,節能減排和節約型社會建設效果顯著,萬元GDP綜合能耗5年降低20%。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00元,年均增長8.7%;農民人均純收入4,600元,年均增長7.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千分之9以內;中部乾旱帶和南部山區民生問題有效解決。

寧港合作空間廣 打造穆斯林窗口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寧夏對外開放程度顯著提高。2006年,寧夏在香港成功舉辦經貿文化旅遊活動周,與港交流合作有了深層次發展。2007年,兩地開通定期航班,寧港各領域交往更加密切。寧夏自治區主席王正偉曾非常有信心地告訴本報記者,香港是信息、金融、人才和物流中心,而寧夏有豐富的煤炭、電力、天然氣、土地、人力等資源優勢,寧港之間的互補性很強,合作空間極為廣闊。

 為增強全民開放觀念,創新開放思路,擴大開放領域,提高開放質量,探索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內外經濟合作與競爭的新途徑,此屆寧夏政府鼓勵企業「走出去」,設立境外商務機構,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充分利用各類民間商會和外事、僑務等渠道,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其中,重頭戲有中國(寧夏)國際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節和中國(寧夏)回商大會,力爭每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長20%以上。

 同時,寧夏還充分發揮回族自治區的獨特優勢,構築面向周邊城市、全國和穆斯林世界大開放的新格局,積極吸引穆斯林國家在寧夏設立商務機構,爭取承辦中阿有關國際性會議及相關活動,把寧夏打造成中國向穆斯林國家開放的窗口和經濟文化友好交流的平台。

寧夏區 主要官員

★ 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建國

★ 區委副書記、區政府主席:王正偉

★ 區委副書記:于革勝

★ 區政府副主席:齊同生、劉 慧、鄭小明、張來武、郝林海、李 銳、姚愛興

★ 區政協主席:項宗西

寧夏區 主要數據

★ 人口:600萬人

★ 面積:6.64萬平方公里

★ GDP:2007年830億元,2008年965億元(力爭突破千億)

★ GDP增長:02年到07年,年均增長11.9%,08比07增長12%以上

★ 招商引資:2007年引進實施項目544個,實際到位資金310.22億元;2008年力爭到位資金300億元

寧夏區 重點工程

★ 工業:開工建設山東盛大100萬噸二甲醚、陽光能源240萬噸甲醇、香港捷龍多晶硅、太陽山風電場二期等項目,建成任家莊、清水營、馬蓮台煤礦和寶塔石化二甲醚、寶豐公司焦化一期、大壩電廠三期、西夏熱電廠、慶華集團煤焦一體化二期等項目。加快推進寶塔石化60萬噸煤製甲醇、神華寧煤5萬噸活性炭等項目。

★ 農業:重點抓好枸杞、馬鈴薯、清真牛羊肉、奶業、硒砂瓜、高酸蘋果等特色產業帶發展。建設溫棚類、揚水補灌保護地栽培、集雨點種覆膜三個100萬畝高效節水農業生產基地。實施農業綜合開發示範等項目,新開發高效節水灌溉面積40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00平方公里。

★ 交通:完成太中銀鐵路寧夏段鋪軌和銀川機場擴建,抓緊固原、中衛支線機場建設,建成鹽池至中寧、中寧至孟家灣、銀川繞城高速公路,加快同心至沿川子、孟家灣至營盤水、石嘴山經銀川至中寧、銀川機場至吳忠和白土崗至太陽山高速公路建設進度,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000公里。

★ 生態環境:啟動賀蘭山東麓生態防護林、灌區特色經濟林等「六個百萬畝」生態防護林工程建設。加快防沙治沙步伐。繼續抓好黃河及其支流、六大排水溝的污染治理。

★ 文化:以50大慶為舞台,推進「文化精品建設年」活動,打造《月上賀蘭》等一批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藝精品,舉辦好大型文化體育活動,抓好30個特色品牌文化廣場和40座專題博物館建設。

★ 民生:開展全民創業行動,拓寬就業渠道,加大勞務輸出力度,實施百萬農民培訓工程,完成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和援助培訓5.5萬人,力爭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3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75萬人以上。

★ 醫療衛生:將醫療衛生資源配置進一步向農村和基層傾斜,力爭率先在全國實現省級全民醫保;切實降低人口自然增長率。

★ 城建及服務業:規劃建設沿黃城市帶(群),帶動現代服務業發展。抓好沿黃大堤、濱河大道和沿賀蘭山西線高速公路建設,支持沿黃各縣市(區)相向發展、互聯互通,提高綜合承載能力,共同打造「黃河金岸」。繼續實施中心城市帶動戰略,提升銀川輻射帶動功能。啟動實施銀川國際空港物流園區項目,力爭使銀川成為與中亞、西亞乃至歐洲經貿交往的低成本物流通道。整合旅遊資源,引進大企業開發,打造精品旅遊線路和景點,打響「塞上江南、神奇寧夏」品牌。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