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1949年,北平守城大將傅作義(見圖)對國民黨的籠絡不為所動,出城接受人民解放軍的改編,人民解放軍最終和平解放北平。網上圖片
1949年1月31日,平津戰役勝利結束,人民解放軍進駐北平城,北平宣告完全解放。3月15日,中共中央由西柏坡遷至此。10月1日,定都北平,改北平為北京。
59年前的今天,北平城外的人民解放軍正在做著入城前的最後準備。1949年1月31日中午12時30分,東北野戰軍第四縱隊的先頭部隊,列著整齊的隊伍,意氣風發地開進西直門。北平市民自發地湧上街頭,歡呼雀躍迎接解放。而此前的1月22日,守城的國民黨傅作義部隊已經陸續出城接受改編。
敵軍出招 籠絡守城大將
從1948年12月14日我人民解放軍完成對北平的包圍,到1949年1月22日和平解放協議公佈,和平解決北平問題,讓千年古都免遭戰火損毀,讓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得以保障,一直是人民解放軍努力的方向。而危城之內,很多人也面臨他們人生中的抉擇。
1948年底,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華北野戰軍百萬雄師已將北平圍成了一個鐵桶。守城最高指揮官、國民黨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的動向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1948年12月15日中午,蔣介石派遣的前軍令部長、傅的老友徐永昌從南京飛抵北平。傅作義設宴款待,慣例的寒暄之後,徐永昌直入正題:「聽說你去那邊接頭了?」
不為所動 大將忠國忘己
傅作義立刻正色道:「傅某作為黨國大員,我怎麼能不效忠黨國呢?」徐永昌向他轉達了蔣介石的意思:為了和共軍持久作戰,希望平津的國軍分三路南撤。「恐怕晚了吧?共軍已經團團圍住,怎麼能衝得出去呢?南撤只能加快被殲的命運。」傅作義的一句話就把他頂了回去。傅作義的婉言謝絕讓徐永昌無話可說,只能回南京覆命。
12月23日,蔣介石次子蔣緯國帶著老頭子的親筆信飛到北平,並以「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等甜言蜜語迷惑傅作義。但是傅作義鄭重地說:「我半生戎馬,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只要對國家民族有利,對人民有利,個人得失何足道哉!」無計可施的蔣介石使出最後一招,發電報要求傅作義用一周時間把中央軍嫡系13軍少校以上的軍官和武器運到南京。(一) ■摘自: 北京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