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8年3月1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傾心幫扶窮村 人均收入翻150倍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10]
放大圖片

 ■榮民集團捐建的希望小學。

 致富不忘窮鄉親,史貴祿難以割捨對家鄉的深厚感情,他常說,「我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和先行者,有義務帶動家鄉人致富」。

 陝西定邊縣是國家級貧困縣,海則梁村曾經是定邊縣裡最荒涼和貧瘠的村落。2002年,史貴祿在集團成立「海則梁新農村建設幫扶小組」,幫助村民制定了海則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分步實施了「班子強村」、「完善基礎設施」、「科技產業富民」、「勞務扶貧」等「八項工程」。

告別煤油燈 辣椒創品牌

 此外,他還興辦希望小學,開設方便農民看病的榮民光彩醫院,幫助村民告別用煤油燈照明的歷史,還依靠引進美國辣椒新品種,在全村形成了6萬畝辣椒生產基地,創出了「一定」牌辣椒品牌,總產值過億元。

 近兩年,僅靠種辣椒一年收入5、6萬元的農戶非常多,收入10幾萬元、20幾萬元的也不鮮見。農民買電視機、買摩托、蓋新房,不少家庭還買了大型拖拉機和小轎車,「窮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富窩」。

 5年來,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幫扶,海則梁村走向快速發展之路,村人均年收入從原來的200元變為3萬多元,每年還僱用外來農民工超過10,000人,成為中國光彩事業的典型。

 海則梁村從窮旮旯變成現代化新農村,只是史貴祿長年傾心公益事業的一個縮影。「辦企業不能一門心思想著掙錢,企業的發展目的還應包括為社會造福」,他一直用實際行動實踐這一信念。

 從企業擁有巨資後,他堅持以「助天下」為己任,積極關注和支持社會公益事業,累計向希望小學、光彩醫院、貧困山區、災區人民和貧困戶、特困大學生捐款1,000多萬元,受到社會各界眾口稱讚,2003年被選為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常務理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