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師教學太傳統 未善用資訊科技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11]
放大圖片

 ■羅陸慧英(右)表示,現時局方的電腦資訊科技及課程改革部門各自工作,令兩者未能接軌。本報記者陳倩筠 攝

 【本報訊】(記者 陳倩筠)為迎合全球趨勢,香港教育當局近年投放了大量資源,積極推行資訊科技教育。一項研究發現,本港學生人數與電腦數目比例為亞洲之冠,但資訊科技對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不大,其中最大的因素是由於教師在教學上仍然集中在傳統的方法,例如只懂用Powerpoint增加圖畫,而不鼓勵上網作探究學習,未能協助學生的全人發展。

「人機比率」 亞洲第一

 由國際教育成就研究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國際資訊科技教育應用研究2006(SITES 2006)」,共有22個國家或地區參與,最終收到9,000間學校、逾50,000份問卷,其中香港共有304間學校參加,收回校長、教師及技術人員近1,730份問卷,以了解各地學校中二數學及科學科老師使用資訊科技的情況。結果發現,本港學生與電腦的比例,由1998年的23:1大幅改善至2006年的6:1,香港在亞洲地區更成為「人機比率」最佳的地方,在全球則位列第4。

 是次研究選擇5個港人熟悉的國家及地區包括日本、台灣、新加坡、加拿大安大略省及芬蘭作重點比較,香港學校資訊科技的應用對學生學習成效未如理想,其中在數學方面,以2分為滿分,學生考績及測驗的評分只有0.52,在協作及探究能力的評分更分別只有0.29及0.61;其他地區如新加坡及安大略省,技術支援全球排名只排第5及17,但學生協作能力評分卻達0.57及0.63,遠高於香港。

只用Powerpoint教學

 研究又發現,香港教師在實踐教學法上,不論數學或科學科目均集中傳統教學的取向,未能利用資訊科技帶領學生走出固有框框,加強與外界聯繫及自主學習。負責研究的港大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羅陸慧英舉例指:「例如科學科討論環保課題,香港老師只會用Powerpoint增加圖畫,但其實可以叫學生上網找出瀕臨絕種生物及生態危機,或透過新軟件研究酸雨的影響,從而提升全人發展。」

 羅陸慧英續指,現時教育局的資訊科技及課程改革部門各自工作,卻沒有研究資訊科技如何配合或輔助新的教學法,令兩者未能接軌。她建議當局應在第三期資訊科技策略中加強兩者的配合,並增撥資源為各學校主理資訊科技發展的校長或負責老師提供培訓。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