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1949年1月15日,解放軍攻佔天津,此時傅作義決定起義, 同意出城接受解放軍的改編,最終令北平和平解放。網上圖片
——北平1949:危城抉擇
1月15日,正值傅作義代表與解放軍的第三次和談,下午傳來解放軍攻佔天津的消息。傅作義的談判代表鄧寶珊聞訊無比震驚,臉色非常難看。休息期間,他指示周北峰:「北平已經處於絕對的孤立境地了,只有和平解決這一條路了。解放軍方面提出,留給總司令一個加強團,作警衛部隊,其餘守軍均調出城外指定地點,經過一個時期即改編為人民解放軍。這就叫和平解放北平。我認為這個原則可以接受,只要總司令同意出城改編,具體的辦法由我去談。你盡快把這個意見電告總司令。」
恐遭士兵打死蔣介石判死
周北峰立刻給北平發了電報。1月16日,傅作義覆電鄧、周表示同意部隊出城改編,並希望快點達成全部協議。1月22日,北平和談十八條協議的主要條文公佈在各大報紙上,各界人士歡呼雀躍,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都終於免去了一場劫難!傅作義說:「我是準備冒著三個死來做這件事。」據傅的智囊、華北「剿總」司令部秘書長王克俊回憶,這「三個死」中,一指傅作義的部屬因想不通傅總司令起義的原因,可能會打死傅;第二指蔣介石可能會以叛變罪處死傅;第三指共產黨也可以按戰犯罪處決傅。
欣賞解放軍 決定起義
傅作義為什麼會在關鍵的時刻舉起義旗?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陳靜處長認為,兵臨城下的解放大軍是主要因素,在軍事上傅作義已是別無選擇。曾跟隨傅作義出生入死,後來撰寫《傅作義傳》的作者張新吾認為,傅作義能在緊要關頭走上正路,除了兵臨城下這個主要的客觀原因,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主觀因素在裡頭。
《傅作義傳》一書中寫到,在國民黨高級將領中,傅作義數得上是與中國共產黨結緣最早、交往最深的一個。早在國共合作一同抗日後,傅作義將軍就開始不斷地與共產黨人接觸,不僅從閻錫山和蔣介石手中保護了王若飛,還和他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傅作義對八路軍的工作方法和作風非常欣賞,他曾請求八路軍幫助自己建立起政工組織,派周北峰到延安見毛澤東,請共產黨派幹部和進步青年到傅部幫助開展抗日工作。不僅如此,在晉西北地區精神食糧匱乏的時候,還曾從延安找來大量書報刊物,如毛澤東的《論持久戰》等,在排以上幹部中傳閱。傅作義本人案頭上也常放些延安報刊,他還指定電台收錄延安廣播新聞,記錄稿交他閱覽。對此,閻和蔣都非常不滿,閻錫山的評價是:「傅作義赤化了。」蔣介石則說:「他現在都成了『七路半』了。」(言外之意和八路十分靠近)(五.完) ■來源: 北京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