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8年3月1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農民變摯友 大米作手信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13]
放大圖片

 ■盧展工熟悉農村,關心農民疾苦,深受百姓愛戴。 鄭傑 攝

盧氏軼事 很少人知道,盧展工有位農民朋友。2004年3月底,盧展工在建甌市徐墩鎮富頭村初識了農民吳木婢,兩人細聊種糧過程中的酸甜苦辣。盧展工笑著告訴吳木婢:「我們大家都一樣,30多年前我也是農民呀!看到你們,我很高興」。僅隔幾個月,吳木婢聽說盧展工在南平市考察,立即給盧送去幾斤自種的大米,盧展工則回贈他一套農業科技叢書。

 第二年,盧展工在南平結束調研路過建甌徐墩時,想到了吳木婢,便臨時停車去看望老吳。當得知吳木婢種糧收入大增時,盧展工欣慰地笑了。

 2007年,盧展工再訪南平,專程來到徐墩鎮富頭村。跟盧展工「第五次握手」,吳木婢十分激動。這次,老吳又有了進步:他把村民組織起來成立果蔬合作社,從事加工流通。盧展工十分高興,一再叮囑:「你現在是村黨總支書記了,不但要自己致富,還要帶著鄉親們致富。」

「北大荒」鑄就平民情結

 有分析認為,盧展工的「平民情結」源於他在黑龍江多年的插隊、學習生活經歷。他曾說過:「北大荒的生活對我今後一生成長有決定性的作用。它磨煉了我的意志、性格和吃苦耐勞精神;它使我熟悉農村,了解農民,密切了解同群眾的血肉聯繫。」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