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3月15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中生升大率低英中2成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15]
放大圖片

 ■曾榮光研究發現,中中生因英文成績不及英中生,即使其他學科有優勢,其升學機會也大為遜色。 本報記者劉國權 攝

 【本報訊】(記者 任智鵬)教育局有意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政策,令母語教學的成效再次成為社會焦點。一項調查顯示,母語教學在初中的學科學習成效顯著,但英文科表現卻較為遜色,直接影響了首兩屆母語教學中中生於會考的整體合格率,令他們升大學的機會較英中生低2成多。負責研究的學者認為,這可能與當局目前採取的母語教學政策、課程及教學限制有關,故建議當局重新為母語教學定位。

 中文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教授曾榮光,獲教育局委託及教資會資助,對98及99年兩屆升中生進行長達8年的追蹤研究,分3階段研究了100間學校共3萬多名學生於初中、中四五及預科的學習成效及升學情況。研究透過統計學方法剔除入學成績、社經地位及性別差異等因素,發現中中生的會考5科合格率遠比英中生低約70%,而獲14分的比率及考獲升大學最低要求比率,也分別低約30%及23%(見表)。

英文科明顯比英中生差

 針對初中階段,研究發現中中生於科學及歷史、地理等社會學科優勢明顯,特別是中下游的中中生,其學習優勢也一直維持至會考。但曾榮光表示,由於中中生英文科也明顯比英中生差,直接影響其通過各項升學關卡的機會,加上英文是在全球化社會的重要資本,最終只是得不償失,「(英文)無鬙b斤(中文)v番4襾,trade-off(交易)已不平衡」,「會考5科合格一定要包括英文科,其他科進步也幫不了,如不計英文,中中生一定會好好多」。

中中生歷史地理有優勢

 倘計算學生中一至中七的學習成效,中中生比起英中生而言,只剩下中文及地理有優勢,曾榮光坦言,現有教學語言政策只能讓學生透過母語教學「學得更易」,卻完全沒有在「學得多、學得叻、學得深」等方面著力,令英中生在中四五及預科趕上中中生原有於增值上的優勢,出現「追趕效應(catch-up effect)」,其中可能與母語教學政策下課程及教學限制相關。

批評統一課程局限發展

 他解釋指,早年中中生因為學得較快較易,其科學等課程會比英中生深,所學更多,但現時中中英中課程統一,局限了學習較快的中中生未能深化其所學,變相令中中「讓賽」,年前考評局曾建議在中文考卷中加入較深的部分,讓中中生取得額外分數,但最終未有成事,令中中生只停留在「學得易」的階段。

倡教學語言因程度施教

 因此,他建議教學語言政策應重新定位,以增加兩文三語人才為目標,讓上游學生以英文學習,下游學生則以母語上課,中游者則讓學校以專業問責的自主決定,為學生提供最適當的教學語言。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