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生興米行老闆歐陽德權。
文、圖:武 俠
「中國人始終要吃米的。」港台導演黃志說,他執導的節目《香港故事之米業》,走訪了全港僅存的數間米舖,拍攝這個傳統行業的現況。
今天我們都已習慣往超級市場買米,一袋袋的泰國絲苗真空處理,在超市的收銀處一經掃描價錢牌,一手交錢——或eps,另一手拿了米便走。
於是,我們不再說這樣的一個詞語:糴米。
位於上環的生興米行老闆歐陽德權搖頭:「來糴米的都是老街坊,吃不慣超級市場袋裝米的口味,還是回頭找我們。」
然後,記者學懂另一個詞語:溝米。
主打酒樓客
「新舊米溝在一起,喜歡吃硬身一點飯的,便溝多一些舊米;喜歡軟身的,便溝多些新米。」歐陽德權說。舖頭門前擺放著數個陳年米桶,油亮的桶身十分醒目,這些桶的年紀,較歐陽德權還要大。米放在裡面,沒有真空處理——卻也沒有人因此吃到不潔的米而食物中毒。顧客買米,米舖伙計相詢,要怎樣的口感,然後介紹適合的米給客人。
「但現在街客生意很少。早幾十年前,附近街坊都來找我們糴米,門口糶米的伙計幾乎都忙不過來,現在則冷冷清清的,一個月才有十來單生意,主要是老人家來幫襯。」越來越少街坊來糴米,生興的顧客,主要來自港九新界的酒樓。
「遠至上水、元朗都有酒樓幫襯我們。」鏞記、瓊華等酒樓的名字,都是歐陽德權的顧客。舖頭十來個伙計,除了四個常駐舖位,其他的都要跟車送貨,將一袋袋米送到各區酒樓。
歐陽德權今年六十歲。「和這間舖頭一樣大。」生興是他父親創立,六十年前與太太從一間小雜貨攤檔開始,逐漸成為以賣米為主的米舖。舖頭開張那年,歐陽德權出世,名副其實的米行太子爺。
「人一定要吃米,生意易做。」於是在民初劇古裝劇,米行太子爺過著的是富貴生活。歐陽德權是太子爺,至他接手米舖,「生意還是容易做的。」
太子爺承繼家業是理所當然的。「我爸爸從小就帶我出去認識其他人,做生意時也常常要我在一旁看著,也要學怎樣看米。」歐陽德權自小便知道,自己將要接手父親的事業。
他的童年便在米舖長大。「舖頭裡那張舊凳,是我小時候常常爬上去玩的。」舖頭中的各種物件,如四方形的秤、米桶等,全部都是從一開舖便已存在。
始終要吃米
「頭上的那個招牌,和我一樣大。現在已經找不到師傅來做這麼漂亮的招牌了——當年的師傅早已過身。」「生興」二字,高懸在屋樑上——已不是屋樑,而是石屎天花。
「招牌和其他用具,都是從舊舖搬過來的。」生興原址在現上環街市,因為20多年前市區重建,政府收購了生興四層樓高的獨立木建築,歐陽德權便用獲賠償的錢,買下位於蘇杭街的現址。
「如果這個舖位不是自己買下,相信現在都已捱不下去。」
生興開業六十年,歐陽德權二十多歲開始接手生意,看著米舖從盛而衰。1967年暴動,上環遍地「菠蘿」,「人車都不敢經過,怎會有人來買米?」生興被迫關門,但生意繼續做。
「怎樣都要吃飯,住在半山的富貴人家,便讓司機開車過來,也不計較是甚麼米了,一百元一包米,拿了就走。」
「還有附近街坊來敲門買米,難道你不讓他們吃飯?」短短個多月時間,舖頭存貨一清而空。
但人心惶惶的日子,最艱難的還是沙士時期。「那時候沒有人到酒樓吃飯,酒樓自然不向我們買米。」只是日子再怎樣艱苦,都會過去。來生興糶米的富貴客,至今也越來越多。
「有的客在鏞記吃過,覺得那裡的飯很好吃,便問部長哪裡來的米,便尋上門來。」但富貴客再多也沒用,歐陽德權今年六十歲,有仔女三人,「全部都是吃這裡的米大的。」生興的米養大的,還有對面街的一大群麻雀。
「每天早上開舖,和下午四五點關舖前,都會有許多麻雀來吃米,牠們很乖,只會吃地上的米,絕不會踏進舖頭半步。」
「但仔女連舖頭都不太願意來。」對於繼承傳統行業,他們也是興趣缺缺。
「傳到我這一代,退休之後,或許便將舖頭出租吧。」歐陽德權與生興同年出世,也將同年退休。只不知那群乖巧的麻雀,可以到何處啄米去。
港台節目:「香港故事」之米業
時間:2008年3月24日(星期一),晚上7時正
頻道:亞洲電視本港台
港台網上廣播站tv.rthk.orghk視像直播及重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