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沉船船長(左二)在打撈船「南天馬」號與穗港技術人員研究搜救工作。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陳悅、通訊員張健文廣州25日電】交通部廣州打撈局最新消息稱,現場指揮部準備採用大型打撈起重船「華天龍」,將沉船整體打撈出水的初步方案中,考慮到沉船重量(估計重量3,200噸),水流湍急下作業時間短,沉船船齡較長,扳正時尋找生根點比較困難,擬先利用內浮力,「華天龍」主鉤將沉船呈180度狀態吊浮出水,並移至水深較淺水流較緩處,然後在沉船底部或船旁焊接吊耳,以解決生根點問題。再利用「華天龍」主、副鉤協助將沉船扳正至正船狀態,調整吊絡後,將沉船整體起浮。
需吊力3千噸 計算須精確
廣州打撈局的三大打撈方案,首先利用「華天龍」主鉤將沉船吊起,移至淺水區;主鉤再次起吊讓沉船底部露出水面,在適當的位置焊上板正時所需要的吊耳;在吊耳上穿引掛絡,由「華天龍」的副鉤將沉船扳正;主鉤第3次起吊讓沉船甲板面露出水面,然後用大功率潛水泵,將沉船艙室裡的水抽乾,直至沉船有自浮力,完成打撈工程。
此外,由於沉船較重,經計算起浮時所需吊力接近3,000噸,因此對每一條掛絡的著力點計算要求更高、更精確。最後扳正沒有的生根點(著力點),讓沉船底部露出水面,在適當的位置焊上扳正時所需要的吊耳,增加工作量。
另外,曾協助打撈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的本港資深潛水員、兼香港中國水下考古探索協會主席陳來發,昨日接受電台節目訪問時表示,今次海難肇事地點外在因素十分惡劣,沉船地點在海溝位置,而中國珠江三角洲多沉澱物,積聚多年,加上又多淤泥,日子又適逢是農曆十五、十六及十七,水流特別湍急。平心而論,他認為消防處已盡力行事,出動「華天龍」已算是最好的方法,因為救人的時間已經過了,現時是善後工作。「華天龍」只是工程船,而且正在遠處工作,並非隨時候命出動。
他續說,數年前俄羅斯有潛艇沉沒,內裡還有足夠空氣維持數天,亦出動英、美及挪威的頂級專家去拯救,始終也救不了,當時的水深也是50米左右,深不了今次多少,而那潛艇有機會大不過今次肇事的補給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