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港貨運短期料減3%,需積極發展新渠道拓展客源。
■本報記者李永青、武毅田、陳卓棟、唐湛嫣、李昌鴻
外界多認為,大陸與台灣實現「三通」後,香港作為兩岸中介人的角色會逐漸淡化,其中最受衝擊的將是香港物流業,不過實際上,由於大陸與台的貿易中轉已並非只靠香港,故影響香港貿易實際上未如外界想像般大。香港貿發局副首席經濟師邱麗萍表示,兩岸經港轉口的貨值只佔香港貿易總額約3%。業界認為,「三通」後經港的兩岸貿易不會大減,亦無損香港作為區內貿易中心的地位。反而「三通」令兩岸貿易大增,香港也會得益。
專研兩岸貿易的邱麗萍表示,現時很多往來兩岸的貨物早已不再經港。如台灣運往華南以外地區的貨物,多數經日本那壩和韓國釜山等地轉運,只有運往珠三角和華南的貨物才經港轉口,她承認「三通」無疑會打擊香港作為兩岸中介人的地位,但外界不應誇大其影響,因為內地及台灣經港轉口的貨值,只佔香港貿易總額約3%。同時,由於很多台灣產品的代理商在香港,需要在港進行一些加工,故不少台灣貨物仍選擇經港轉口內地。「三通將個餅做大,新增需求會增加,香港自然會受惠。」
香港物流商會主席羅煌楓指,在轉口空運方面,將來香港很大機會流失由台灣往來華北、長三角地區及福建省的貨源,預料在「三通」初期,香港轉口空運貨量可能會減少2-3%;空運客源方面,香港運輸物流學會前會長梁剛銳表示,往來香港及台北的航班中,約一成是轉飛至內地的旅客,因三通而流失的客量實際上亦不足一成。
貨流失3% 客流失一成
羅煌楓認為,只要香港保持服務上的優勢,便可減低影響,舉例說提高香港機場及港口的效率及服務水平,可有效地與內地的機場及港口競爭,而且「三通」帶來兩岸三地的經濟效益,香港亦可提供法律、保險、金融、財務等商業服務,因此「三通」長遠亦對香港利多於弊。
現任太古中國主席,曾任國泰航空董事兼常務總裁陳南祿(左圖)表示,目前公司每日升降200班機,而飛往台灣只有17班,對國泰整體業務影響輕微,且國泰對「三通」已早作準備。他又指出,現時不少台商在珠三角及內地西南部均有投資,故「三通」不會令國泰乘客一下子大減。更指出「三通」會令兩岸貿易大增,因此而新增的客貨量,一定多於流失量,國泰亦可因而受惠。
流失長三角 堅守珠三角
航運業的情況與航空業相似,若貨物以北京、長三角及福建為目的地,相信大部分會由台灣直航,但若運往珠三角,不少台商仍會經香港轉口。羅煌楓稱「香港港口的優點是效率高,與各地的航班又頻繁,始終都是不少人的首選。」
早前貿發局曾作調查,約80%受訪香港台商表示,「三通」後他們仍會通過香港的銀行體系和港口服務,支援他們在內地的業務;而在大陸的台商亦有70%表示會繼續或增加在港籌措資金,利用香港的金融服務,以及通過香港控股投資。報告顯示香港和內地台商均認同香港的商業服務平台具備優勢。所以邱麗萍認為,「三通」後,在港投資的台商不會減少,因為香港擁有低稅率、政府透明度及效率高、金融及法律制度健全等強項,是香港的「王牌」,這些王牌令外資在港投資感到安心又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