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11日,從丹麥成功追索回國的156件文物在北京舉行開箱儀式,包括夏商至元明時期的珍貴文物。工作人員正在擺放成功追回的部分文物。新華社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江鑫嫻11日電】記者從國家文物局今日在京舉行的通氣會上獲悉,兩年前非法流失到丹麥的156件中國文物被成功追索,並於10日抵達北京。這是近5年來中國最大的一批索回文物。該批文物時間跨度較大,包括距今4000年前的玉鉞,以及唐、六朝、元、明、清各個朝代的陶製品。另據介紹,這批文物將於今年6月在北京展出。
據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司長宋新潮介紹,這批文物均為上世紀九十年代從中國的陝西、山西和四川三個省的古墓中盜掘並非法走私出境的。料該批文物將於6月14日世界遺產日當天在北京國子監展出。
參與文物鑒定工作的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孫機表示,這批文物絕大部分是中國古代文物中最能體現時代特徵的陶俑。最具藝術價值的是元代的陶車,是中國車向豪華方向發展的一個典型代表。加上這輛,目前世界上僅有3輛元代的陶車。
據宋新潮介紹,2006年2月,丹麥警方在哥本哈根市查扣了一批可疑的中國文物和其他國家的古代藝術品,並及時向中國駐丹麥使館通報了有關情況。2007年8月,中國政府委託代理律師向丹麥地方法院提出將警方查扣的中國文物歸還中國的要求。2008年2月28日,丹麥地方法院宣判將這批中國文物歸還中國政府。
缺少原始記錄 索回文物困難
宋新潮表示,此次文物追索工作的成功,充分表明了中國政府依法追索非法流失境外的中國文物的堅強決心和積極努力。而目前,中國向海外追索古代文物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在於,缺少遺址、古墓被盜的原始記錄,即並不能清楚說出考古藝術品在何處被盜。
|